时间: 2025-05-10 04: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4:40
原文展示:
勘破西铭识本真,添来注脚又重新。父天母地元同体,物与民胞总是春。放荡异端黄老佛,纷争战国楚齐秦。要知俯仰皆无愧,请向圣贤求事亲。
白话文翻译:
勘破了西铭才认识到本真的道理,添加了注解又重新审视。天地如同父母,万物与人民都是一体,总是充满生机。放纵于异端的黄老佛学,战国时期的楚齐秦纷争不断。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无愧于心,就要向圣贤学习如何侍奉父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儒家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此诗通过对《西铭》的理解和注解,表达了对儒家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同,以及对异端学说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是回应杨冰崖的寄韵问注西铭而作,体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思想状况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铭》的理解和注解,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儒家学养和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勘破西铭识本真”表明作者对《西铭》的理解已经达到了透彻的程度,认识到其中的根本真理。次句“添来注脚又重新”则显示了作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注解,体现了对经典的不断探索和深化。
中间两句“父天母地元同体,物与民胞总是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天地比作父母,万物与人民视为一体,强调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生机。后两句“放荡异端黄老佛,纷争战国楚齐秦”则批判了异端学说和战国时期的纷争,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思想统一的渴望。
最后两句“要知俯仰皆无愧,请向圣贤求事亲”提出了人生的行为准则,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无愧于心,这需要向圣贤学习如何侍奉父母,体现了儒家孝道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既展现了作者的学识,又传达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儒家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通过对《西铭》的理解和注解,作者表达了对儒家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同,以及对异端学说的批判。同时,诗中提出的行为准则“要知俯仰皆无愧”体现了儒家孝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道德修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西铭”指的是什么? A. 宋代张载的著作 B. 佛教经典 C. 道教经典 D. 儒家经典
诗中的“父天母地”比喻什么? A. 天地如同父母 B. 万物与人民 C. 宇宙的和谐 D. 生机和希望
诗中的“放荡异端黄老佛”批判了哪些学说? A. 黄老学说和佛教 B. 儒家学说 C. 道家学说 D. 法家学说
诗中的“要知俯仰皆无愧”提出了什么行为准则? A.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无愧于心 B. 向圣贤学习 C. 侍奉父母 D. 追求真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