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03
松杉秋到影逾浓,梨杜霜前叶半红。荒径忽迷寻不得,罄躬还问牧牛童。
秋天来临,松树和杉树的影子变得更加浓重,梨树和杜鹃的叶子在霜冻之前已经有一半变红了。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忽然迷了路,寻觅不见,最后不得不弯下身子去问正在放牛的小童。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景象,可以引申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古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心境,诗中提到的牛童,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曹伯启,元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末年和元初年间,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农忙之后,诗人游历于山水间,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思考人生、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运用形象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松杉秋到影逾浓,梨杜霜前叶半红”,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树木的影子更加浓重,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接下来的“荒径忽迷寻不得”,则将诗人的迷失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迷茫感。最后一句“罄躬还问牧牛童”更是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牧牛童的纯真与朴实,仿佛引导着诗人重新找到方向。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元代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迷茫,同时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纯真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树木有哪些?
a) 桂花
b) 松树和杉树
c) 桃树
诗人迷失在什么地方?
a) 城市
b) 荒凉的小路
c) 河边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牧牛童”代表了什么?
a) 乡村的纯真
b) 诗人的朋友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