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9:40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
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
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这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五柳先生)高洁志节的敬仰,尽管他身处困境,仍然追求简单清贫的生活。陶渊明虽然为五斗米而屈就于县令的权威,但他的内心仍然高尚。虽然当时也有对他的议论,但最终他的选择和归隐生活使得他的传世之作得以流传。
王冕,元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读五柳先生传》创作于元代,正值士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时期。王冕通过对陶渊明的传记的阅读,感受到陶渊明在现实困境中的高洁志节,借此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
《读五柳先生传》以陶渊明为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理解。王冕通过对陶渊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白高洁的追求和对权势的抗拒。诗中提到的“奈为五斗米”,不仅仅是陶渊明的现实困境,更是对人性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尽管陶渊明由于生活所迫而有所妥协,但他内心的高尚与志节从未动摇,这种矛盾正是许多士人在当时社会中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归去来”则是王冕对生活理想的一种追求,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这首诗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清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及对现实妥协的思考,强调高洁志节的重要性。
王冕所赞美的士人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五斗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贫困与妥协
c) 权力
作者对陶渊明的态度是?
a) 赞美与羡慕
b) 批评与否定
c) 无所谓
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对比,王冕的《读五柳先生传》更加强调了士人内心的挣扎与现实的妥协。陶渊明的诗歌则更侧重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