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时间: 2025-05-10 04:44:43

诗句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4:43

原文展示: 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张栻 〔宋代〕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白话文翻译: 在上方原本就很好,一张床榻充满了清新。 只随着晨钟起床,哪里会听到山鸟的叫声。 高僧们有许多幽雅的事,野外的客人则富有诗情。 试着问那峰头的景色,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注释:

  • 上方:指高处,这里可能指寺庙的位置较高。
  • 元自好:原本就很好。
  • 一榻有馀清:一张床榻就充满了清新之气。
  • 祇趁晨钟起:只随着晨钟的声音起床。
  • 宁闻山鸟声:哪里会听到山鸟的叫声。
  • 高僧足幽事:高僧们有许多幽雅的事务。
  • 野客富诗情:在野的客人则富有诗意。
  • 试问峰头景:试着问那山顶的景色。
  • 今朝作么生: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诗词背景: 张栻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和元晦赠给上封长老的,可能是在访问寺庙时所作,表达了对高僧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描绘了寺庙的清幽环境,而“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则表现了高僧的简朴生活。后两句“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对比了高僧和野客的不同生活状态,最后一句“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期待和好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描绘了寺庙的高处环境,清新宜人。
    •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表现了高僧的日常生活,简朴而宁静。
    •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对比了高僧和野客的生活状态,各有特色。
    •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好奇和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僧和野客的生活对比,突出了各自的特色。
    • 拟人:“宁闻山鸟声”中的“宁”字赋予了山鸟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上方、晨钟、山鸟、峰头景。
  • 详细解释:上方代表高处和清幽,晨钟代表宁静的日常生活,山鸟代表自然的声音,峰头景代表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方元自好”中的“上方”指的是什么? A. 高处 B. 下方 C. 中间
    2. “祇趁晨钟起”表现了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简朴的生活 C. 奢华的生活
    3. “高僧足幽事”中的“幽事”指的是什么? A. 幽暗的事 B. 幽雅的事 C. 幽闭的事
    4. “试问峰头景”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欣赏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张栻的其他诗作,如《题岳阳楼》等。
  •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张栻诗集》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谨和老人罗山 谨和老人莲桂二绝 谨和老人莲桂二绝 谨和老人惠山泉二首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 谨和老人赋梅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迈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仰而赋诗 首尾相卫 十二万分 一贫如洗 避复 路长日暮 初度之辰 至字旁的字 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汞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夙的词语有哪些 基层 光阴荏苒 釆字旁的字 如之何 斗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