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2:40
望江南 其四
作者: 杨慎 〔明代〕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
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
欹枕酒初醒。
在螺涧的底部,呜咽的玉音洗涤着清澈的水流。
千里之外的清风,轻轻掠过我的琴几,一轮明月高挂在稀疏的窗棂上。
我半躺在枕头上,酒意初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清风”、“明月”常用于古诗中,象征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退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律诗和词作,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明代,正值杨慎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望江南 其四》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螺涧底的清水与玉音,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仿佛是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接着“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将自然的风与月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生活场景,透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调。最后一句“欹枕酒初醒”,则表现了诗人在经历了微醺的状态后,清醒过来,回归现实的感受,暗示着他在享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心境,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呜玉”的意象主要是形容什么?
“欹枕酒初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月夜和酒,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孤独感,而杨慎的《望江南 其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