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5-01 15:52:40

诗句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

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

欹枕酒初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2:40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四
作者: 杨慎 〔明代〕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
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
欹枕酒初醒。

白话文翻译:

在螺涧的底部,呜咽的玉音洗涤着清澈的水流。
千里之外的清风,轻轻掠过我的琴几,一轮明月高挂在稀疏的窗棂上。
我半躺在枕头上,酒意初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螺涧:一种涧溪,形状像螺旋,清澈的水流。
  • 呜玉:指美妙的音乐,像玉石一样清脆。
  • 清泠:形容水流清澈而凉爽。
  • 曲几:指古代的琴几,古代乐器的台子。
  • 疏棂:窗棂稀疏,形容窗户的格子。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清风”、“明月”常用于古诗中,象征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退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律诗和词作,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明代,正值杨慎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四》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螺涧底的清水与玉音,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仿佛是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接着“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将自然的风与月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生活场景,透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调。最后一句“欹枕酒初醒”,则表现了诗人在经历了微醺的状态后,清醒过来,回归现实的感受,暗示着他在享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描绘了清澈的溪水与美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 千里清风来曲几:清风从远方吹来,伴随着诗人的琴几,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一方明月挂疏棂:明月高悬,映照在稀疏的窗棂上,暗含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欹枕酒初醒:表达诗人刚刚从酒意中苏醒过来,意味着他在清醒与醉梦之间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水比作“呜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里清风”与“一方明月”,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心境,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螺涧:象征清新自然,流动的生命。
  • 清风:代表自由与灵动。
  • 明月:象征高远、孤独与思索。
  • :代表人生的欢愉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呜玉”的意象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清澈的水流
    • B. 美妙的音乐
    • C. 明亮的月光
    • D. 醉酒的情感
      答案:B
  2. “欹枕酒初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迷醉
    • B. 清醒
    • C. 忧伤
    • D. 快乐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孤独与思索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月夜和酒,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孤独感,而杨慎的《望江南 其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慎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濂溪诗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 宿山家效孟浩然 绝句 望远行·自见来 寄刘泗州 答和孔常父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虐的词语有哪些 舍文求质 包含撤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酸迂 千岁子 骨字旁的字 包含妙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短见薄识 辽东白鹲 袭人故智 口坠天花 剖肝沥胆 牛字旁的字 赈廪 提手旁的字 乍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