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九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九》

时间: 2025-05-06 02:03:29

诗句

山庐好,泛棹向山塘。

初日淡烟描曙色,夕阳红树染秋光。

疑在虎丘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9

原文展示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九
作者: 高燮 〔清代〕
山庐好,泛棹向山塘。
初日淡烟描曙色,
夕阳红树染秋光。
疑在虎丘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庐的美丽景色,我乘船驶向山塘。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烟雾,勾勒出黎明的色彩;而夕阳西下时,红色的树木映衬着秋天的光辉。此情此景,使我怀疑自己身处于虎丘旁边。

注释

  • 山庐: 指山中小屋或别墅,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
  • 泛棹: 乘船划水,表示游览的乐趣。
  • 淡烟: 清晨的薄雾,给人以朦胧之感。
  • 曙色: 指黎明时的颜色,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秋光: 秋天的阳光,给人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 虎丘: 在苏州,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山水诗为主,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燮游览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田园诗意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九》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山庐的优美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晨曦与夕阳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

诗中“初日淡烟描曙色”,用轻柔的色彩描绘出晨光中的轻烟,给人一种诗意的朦胧美。而“夕阳红树染秋光”,则通过夕阳的余晖染红的树木,展现了秋天的温暖与丰收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疑在虎丘旁”则引导读者思考,暗示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与历史交融的境地,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庐好,泛棹向山塘: 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山塘的愉悦心情,山庐的美好引人向往。
  2. 初日淡烟描曙色: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3. 夕阳红树染秋光: 描述了夕阳下红色树木的景象,突显秋天的色彩和气氛。
  4. 疑在虎丘旁: 最后提到虎丘,给人以历史和文化的联想,增加了诗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淡烟”和“曙色”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使诗句更具画面感。
  • 对仗: 诗中“初日”和“夕阳”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描曙色”“染秋光”使自然景物似乎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读者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传达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 象征隐逸与清静的生活。
  • 淡烟: 代表清晨的朦胧与宁静。
  • 曙色: 象征新生与希望。
  • 秋光: 代表成熟与丰收,暗示着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泛棹”是什么意思?

    • A. 划船
    • B. 乘车
    • C. 走路
  2. 诗中提到的“虎丘”是指哪个地方的风景名胜?

    • A. 北京
    • B. 苏州
    • C. 杭州

答案:

  1. A. 划船
  2. B. 苏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高燮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以自然为主题,但高燮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展现佛教禅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山水诗研究与鉴赏》

相关查询

青县会别应韶 望青县 长椿寺病马行 击鲜行 饮恒素堂赠胡其章先生 清明偕钟宛兄展墓有感 舟行太湖 咏鹤 早行 离别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惊胆落 辙乱旂靡 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贼头鬼脑 莫辨楮叶 往初 劝释 宿戒 高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包含擘的词语有哪些 逼据 旡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抚字 雪后始知松柏操 包含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