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5:09
宿山家效孟浩然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秋阳沈山西,委照藩落下。
雾连云气平,蒙蒙翳中野。
空村晚无人,一二小蜗舍。
老翁止客宿,乔木縻我马。
松炉依稀烟,槁竹照清夜。
幽泉抱除鸣,生涯渺潇洒。
翁家炊黄粱,杀鸡延食罢。
问余所从谁,庸讵学丘也。
投身解世纷,耻问老农稼。
予生久邅回,百累未一谢。
斑斑吾亲发,弟妹逼婚嫁。
无以供甘旨,何缘敢闲暇。
安得释此悬,相从老桑柘。
秋日的阳光沉落在西山,洒下温暖的光辉。
雾气弥漫,云层平坦,朦胧中映照着田野。
空荡荡的村庄,黄昏时分无人,只有一两间小蜗居。
老翁让我在此留宿,树木围绕着我饲养的马。
松烟袅袅升起,枯竹映照着清冷的夜。
幽静的泉水轻声流淌,生活在此显得渺小而潇洒。
老人家正在炊煮黄粱,杀鸡准备饭菜。
他问我来自何方,我怎敢自称是向丘(孟浩然)学习的呢?
我想投身于世外的纷争,羞于向老农询问农事。
我生平颠沛流离,百般烦恼从未解脱。
白发斑斑的我,弟妹们都在催促婚嫁。
我无力供应丰盛的饮食,何以敢在此闲暇呢?
如何才能释去这些烦恼,得以相伴于老桑和柘树下?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宿山家效孟浩然》是黄庭坚在游历时写的一首山水诗,受到孟浩然作品的影响。诗中描绘了他在乡村的宁静生活和内心的矛盾,反映了他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借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对山水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用“秋阳沈山西”的开头,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宁静地进行。接着,诗人描绘了空村的情景,通过“无人”和“小蜗舍”突出了乡村的孤寂与宁静。
而“老翁止客宿”则引入了人际的温暖,虽然生活简单,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后面提到的“松炉依稀烟”和“幽泉抱除鸣”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关系。诗人自问自答,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与逃避,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苦恼。在面对家族的责任与个人的追求时,诗人感到无奈,最终希望能解开心中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逃避,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翁”是指什么?
诗中“蜗舍”指的是: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孟浩然的诗歌都以山水自然为题材,但黄庭坚更关注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孟浩然则多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态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写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