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4:26
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长安距离这里有万里,每天都在送别远行的人。
轻便的马车排成千队,骠骑的旗帜高高悬挂。
西出横门的道路上,豪情壮志倾倒了公卿们。
铍戟在左右相夹,随行的部队像繁星般密布。
疾驰而去呼啸着越过延塞,深入到休屠城。
旄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落下,边塞的风让人早晚惊慌。
刻下功绩的燕然石,获得了天子的封爵。
既然得到了世间的愿望,又能留名于后世。
我想问问毛锥子,你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作者介绍:胡翰,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人之词,抒发对理想与功名的渴望。
《拟古九首 其四》以豪情壮志为主线,表达了对远行和追求理想的渴望。诗中描绘了长安的遥远与送别的悲壮,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悲壮的豪情。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铿锵的节奏,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尤其是“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一联,强调了边塞的险恶与征战的荣耀,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最后以“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收尾,反问让人深思,既是对自己追求的质疑,也是对世俗功名的反思,具有更深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力度和气势。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功名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成就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测试:
诗中“长安万里堠”意指什么?
“疾驱呼延塞”中的“疾驱”可理解为?
诗末提到的“毛锥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