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时间: 2025-05-07 10:14:01

诗句

息故里。

怅倦鹤归来,暮天无侣。

乍觅巢痕梦,飘摇又委风雨。

为旅情味苦。

思园莺能诉。

谢送我、夜半潮生,一棹归去。

回顾。

岭云望远,草绿清明墦祭路。

漫虚拟、支茅傍冢,墟烟凝窗户。

松楸抚遍,乱撩起、絮泥閒绪。

但注目,似蝶钱灰倦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4:01

原文展示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作者:杨玉衔〔清代〕

息故里。怅倦鹤归来,暮天无侣。
乍觅巢痕梦,飘摇又委风雨。
为旅情味苦。思园莺能诉。
谢送我夜半潮生,一棹归去。
回顾。岭云望远,草绿清明墦祭路。
漫虚拟支茅傍冢,墟烟凝窗户。
松楸抚遍,乱撩起絮泥閒绪。
但注目,似蝶钱灰倦舞。

白话文翻译

回到故乡,感到倦怠的白鹤归来,在暮色中无伴侣。
偶然寻觅巢穴的痕迹,飘摇在风雨之中又感到无奈。
旅途的滋味是如此苦涩,思念的园中黄莺又能倾诉什么呢?
感谢你在夜半潮起时送我,一只小船带我归去。
回首望去,岭上的云朵遥远,草木清新,祭祀的道路明亮。
漫无目的地在坟旁支起茅草,村庄的烟雾凝聚在窗户上。
松树和梧桐遍布,纷乱地撩起了泥土的闲情。
只见那如蝴蝶般的灰色钱币在疲倦中翩翩起舞。

注释

  • 倦鹤:疲倦的白鹤,象征归乡的心情。
  • 巢痕:鸟巢的痕迹,这里暗指对故乡的寻找。
  • 旅情:旅途中的情感体验。
  • 莺能诉:指黄莺能诉说思乡之情。
  • 墦祭路:祭祀的道路,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流露出旅途的孤独与苦涩。

诗歌鉴赏

《芳草渡》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归乡的旅途中,面对自然的景象,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全诗以“息故里”开篇,立刻引出归乡的主题,接着通过“倦鹤归来,暮天无侣”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诗中多次提到“巢痕”、“思园”、“夜半潮生”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尤其是在“思园莺能诉”一句中,诗人通过黄莺这一意象,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仿佛只有它才能诉说那份浓重的乡愁。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回顾了在旅途中的感受,岭云、草绿、墟烟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与故乡的深切眷恋。最后以“似蝶钱灰倦舞”结束,既表达了归去的疲惫,也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流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息故里”:回到故乡,暗示归属感。
    • “怅倦鹤归来,暮天无侣”:描绘孤独的归程,鹤象征自由与孤独。
    • “乍觅巢痕梦,飘摇又委风雨”:寻找归属,梦境与现实交错。
    • “为旅情味苦”:强调旅行的艰辛和思乡的苦楚。
    • “思园莺能诉”:表达心中对故乡的倾诉愿望。
    • “谢送我夜半潮生,一棹归去”:感激送别的情谊,归乡的期盼。
    • “回顾”:回首,反思旅途中的思念。
    • “岭云望远,草绿清明墦祭路”:清明的祭祀道路,寄托怀念。
    • “漫虚拟支茅傍冢,墟烟凝窗户”:描绘乡村的宁静与怀旧。
    • “松楸抚遍,乱撩起絮泥闲绪”:自然的触感与内心的纷乱。
    • “但注目,似蝶钱灰倦舞”:结尾意象,象征疲惫的归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鹤与归乡情感相联系。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对仗工整的特征,增加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苦涩,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白鹤:象征着自在与孤独,反映归乡的心情。
  • 黄莺:代表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 岭云: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故乡的景致。
  • 墟烟:代表乡村的宁静与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倦鹤”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快乐
    D. 旅行

  2. “思园莺能诉”中的“莺”指代什么? A. 自然
    B. 乡愁
    C. 朋友
    D. 家人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感的经典之作。
  • 《渡汉江》(李之仪):同样描绘了归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芳草渡》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以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为背景,后者则通过旅途的回望与自然意象展现归乡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此内容为《芳草渡》的详细解析,适合对古典诗歌感兴趣的读者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沈石田小景画卷为玉亭丈题 兰陵舟中口号 吊都督汤贞悯公和杨西华作 其二 吊都督汤贞悯公和杨西华作 其一 夏初临 题西湖饯春图 赠卢夫人 寄远 维扬晓发 落花八首 其七 落花八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恶有恶报 雉膏 洞学 炎烂 襄钟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目不忍见 丛山峻岭 包含寞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六的词语有哪些 虎体原斑 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趁风转篷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