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下田雨叹

《下田雨叹》

时间: 2025-05-03 21:34:58

诗句

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

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

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

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

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

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

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

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

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58

原文展示

下田雨叹
作者: 徐昂发 〔清代〕

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
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
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
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
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
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
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
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
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

白话文翻译

古代治理田地,最重要的是维护沟渠和堤防。
方形和宽广的田地,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
即使田地遭受淹没,堤岸依然高大而坚固。
水灾无法造成灾害,歉收的年份也能丰收。
汉朝时有贤明的守令,这个道理仍然被重视。
然而经过千年,治理却变得繁琐而无效。
养活人的是土地,难道田地的事情就不重要吗?
结果使得三尺雨水,变成了滔滔的洪水。
唉,工匠的职责,古老的法则已经模糊。
沟渠和堤防废弃不修,百姓遭受了凶荒。
一言可以采风,官员的责任不是天灾。

注释

  • 田亩:指农田,亩为面积单位。
  • 沟防:指用于排水、灌溉的沟渠和防洪的堤坝。
  • 沮洳:指田地被水淹没的状态。
  • 秩秩:形容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 丰穰:形容丰收的状态,粮食充足。
  • 贤守令:指汉朝时期的有德行的官员。
  • 朘剥:指剥削、削弱。
  • 三尺雨:比喻降雨量。
  • 工匠职:指负责修建和维护的工匠的职责。
  • 非天殃:并非天灾,而是人类的过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昂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作以关注社会民生、农业生产著称,常以古法之治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对比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关注,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诗人对古代治理方式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与对官员失职的不满。

诗歌鉴赏

《下田雨叹》通过对古代田地管理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业政策和管理的深刻反思。诗中开篇便指出古代治理田地的重要性,强调了沟渠、堤防的维护是确保农业生产的关键。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比了汉朝的贤明统治与当代的困境,表达出对农业管理失误的忧虑。诗中所用的“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一语,展现了诗人对古法的赞美,认为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然而,随后的“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古法渐被遗忘,治理的能力与责任感逐渐消退,民众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此外,诗人在描绘田地的同时,也在反映社会的道德沦丧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呈现出一种悲凉的社会现实。最终,诗人通过对古法的追忆与现实的批判,发出了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者制田亩,其要维沟防:古人治理农田,最重要的是维护沟渠和堤防。
  2. 崇方与广杀,秩秩悬宪章:治理田地要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
  3. 厥田虽沮洳,堤岸峻且强:即使田地被淹没,堤岸依然高大坚固。
  4. 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水灾无法造成灾害,歉收年份也能丰收。
  5.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汉朝有贤良的守令,这种治理理念仍然被重视。
  6. 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可惜经过千年,治理却变得繁琐,失去理想。
  7. 养人乃食人,田事岂所详:养活人的是土地,难道田地的事情不重要吗?
  8. 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沧浪:结果使得三尺的雨水,变成了滔滔的洪水。
  9. 呜呼匠人职,古法未渺茫:唉,工匠的职责,古老的法则已经模糊。
  10. 沟防废不修,万姓罹凶荒:沟渠和堤防废弃不修,百姓遭受凶荒。
  11. 一言俟采风,吏责非天殃:一言可以采风,官员的责任不是天灾。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水淫”形象地表现了水灾的泛滥,增强了文学表现力。对比手法则彰显了古今治理的差异,使诗歌更具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农业管理理念的怀念与对现实管理失效的批判,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对民生的影响,反映出诗人对农民生存困境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亩:象征着农业和农民的生计,代表了社会的基础。
  • 沟防:象征着治理水患的智慧与技术,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 :象征着自然力量的无情,既可以滋养土地,也能带来灾难。
  • 丰穰:象征着希望与丰收的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治理田地最重要的是什么?

    • A. 水源管理
    • B. 沟渠和堤防的维护
    • C. 种植技术
  2. 诗中提到“奈何千载下,朘剥为循良”是什么意思?

    • A. 古代的优秀管理理念被继承
    • B. 现代治理变得更有效
    • C. 古法失传,治理能力下降
  3. 诗中“水淫不能灾”表现了什么?

    • A. 水灾无法导致损失
    • B. 水灾是不可避免的
    • C. 水能带来丰收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民生,反映社会动荡。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农业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昂发《下田雨叹》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民生的关切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农业管理的反思,而后者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徐昂发研究》
  • 《中国古代农业管理思想与实践》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肃翁紫薇 移居二首 其二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禽言九首·郭公 溪庵放言十首 书事三绝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风雪二首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辛亥各口占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大光明 多可少怪 虾目 智藏瘝在 豆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纸帊 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燕瘦环肥 朋比作奸 委署 山字旁的字 不习地土 包含雹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怨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