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5:40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
百花亭外展氍毹。
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
朦胧却把翠钿输。
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我喜欢采摘鲜红的豆子,却难以攀爬那高大的白榆树。
在百花亭外,铺开了氍毹。
藏得住适合男儿的时机,却又在比赛中踟蹰不前。
轻薄的绡帕牵引着藤蔓,缃色的裳子包裹着露珠。
朦胧间,我却把翠钿装饰了头发。
暗自挑选花枝来填补鬓边的空虚。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红豆、白榆)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爱情、思念等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事的深刻理解。
毛奇龄(1648年-1730年),字子英,号云山,清代诗人,仕途不顺,常常游历山水,诗风清新独特,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毛奇龄的《南柯子 其一 斗草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自然美的场景。诗中首先通过“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困难的感慨。红豆作为爱情的象征,传达了内心的渴望,而白榆树则象征着生活的阻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场景,“百花亭外展氍毹”,氍毹的铺展为场景增添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聚会做好准备。然而,面对“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诗人又表现出一种犹豫和不安,似乎在说即使拥有美好的事物,心中却仍然有难以言说的忧虑。
后面的句子用“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描绘了女子轻柔的形象,细腻而美丽,展现了诗人对女性柔美的赞美。最后,诗人用“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心中有千般情愫,但却难以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美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令人深思。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困难。
百花亭外展氍毹。
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氍毹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显示了对爱情的渴望,但又因为环境的压力而感到不安。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
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子的美丽与柔情。
朦胧却把翠钿输。
表达了对爱情的隐晦表达,似乎在暗示内心的矛盾。
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说明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是在隐秘中也要追求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生活中的苦涩,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愁
“白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大与坚韧
B. 美丽与柔情
C. 温馨与和谐
D. 生命的脆弱
诗中的“氍毹”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地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南柯子 其一 斗草词》的艺术价值及其在诗词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