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7:25
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
作者:吴潜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愁绪。眼前的残花与春天的红白花朵交织在一起,究竟为何春天如此美好,却又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芳草萋萋,归路遥远,杜鹃声声唤醒黄昏的月光。倚着栏杆,触动的是浓厚的愁苦,谁能诉说?我对这一切并不厌倦,仍然举杯畅饮。朋友请不要停止这欢歌笑语。自从河南的丞相到来,客人也随之而至。那一笑之间,竟换不回千古流传,半醉之中,感觉天地都显得狭小。害怕回头望去,天边的归舟已遥不可及,江山相隔,难以相见。
“子规”指杜鹃鸟,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象征悲伤与离愁。在此诗中,杜鹃的叫声恰逢黄昏,意在增添离别的愁苦。
作者介绍:吴潜,字君山,号谷溪,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己未年(公元1099年)的四月,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怀着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离别的愁苦,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词作。
《满江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融入了浓厚的离愁。诗中“饤饾残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光中的凋零与美丽并存的景象,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中即使美好也伴随着失去。接下来的“芳草凄迷归路远”,展示了诗人对未来归路的迷茫和不舍,情感愈加深沉。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一句,情感的浓烈在此刻达到了高潮,诗人用“倚阑干”这一动作,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之后,“我不厌,尊箓挈”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到愁苦,但依然珍惜此刻与朋友的欢聚,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展开,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奈与珍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相互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厌倦
B. 珍惜
C. 无所谓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