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廖仙岩

《廖仙岩》

时间: 2025-05-03 22:06:06

诗句

治民因得道,浮世学应难。

自是神仙骨,非干龙虎丹。

松篁排洞罅,楼阁倚云端。

此日朝真去,惭为五品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06

原文展示:

治民因得道,浮世学应难。
自是神仙骨,非干龙虎丹。
松篁排洞罅,楼阁倚云端。
此日朝真去,惭为五品官。

白话文翻译:

治理民众是因为领悟了道理,世俗的学问应该是困难的。
我本是神仙之身,不需要依赖龙虎的丹药。
松树和竹子在洞口排开,楼阁依靠在云端。
今天我要朝拜真理,真为自己是个五品官而感到惭愧。

注释:

  • 治民:治理民众,指政治和社会管理。
  • 得道:领悟了道理或道理的境界。
  • 浮世:世俗的世界,通常指繁杂的尘世生活。
  • 神仙骨:指有神仙之质或才华。
  • 龙虎丹:传说中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象征追求长生的修炼。
  • 松篁: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
  • 洞罅:洞口的缝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 朝真:朝拜真理,寻求真理之道。
  • 五品官:古代官职的等级,五品官属于中层官员。

典故解析:

  • 治民因得道:此句可能借用道家思想,强调治理的智慧来自于对道的理解。
  • 龙虎丹:与道教炼丹术有关,龙虎常常象征着阴阳和调和。
  • 松篁排洞罅:松竹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范,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其诗风清新俊逸,常流露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廖仙岩》成诗于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之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漠。

诗歌鉴赏:

《廖仙岩》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诗开篇便以“治民因得道”引入,强调治理的智慧来自于对道理的领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的反思与批判。接下来的“浮世学应难”则表明了对繁杂世俗知识的无奈与否定,展现了作者对高深道理的追求。

诗中“自是神仙骨,非干龙虎丹”一句,生动地表露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对修炼成仙的渴望,暗示诗人不愿依赖外物,而是更看重内心的修为与灵魂的提升。此处,龙虎丹象征着追求长生的世俗方式,与诗人对自我内涵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松篁排洞罅,楼阁倚云端”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现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此日朝真去,惭为五品官”则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厌倦与对真理的追求,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突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探索与对世俗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治民因得道:治理民众源于对道理的理解,强调治理的智慧。
  2. 浮世学应难:世俗的学问难以深入,表明对繁杂世俗的无奈。
  3. 自是神仙骨:我本有神仙之质,突出诗人的高洁。
  4. 非干龙虎丹:不依赖丹药,强调内修的重要性。
  5. 松篁排洞罅:描绘自然环境,营造超脱的氛围。
  6. 楼阁倚云端:形象展示高洁的生活理想。
  7. 此日朝真去:今天要去追求真理,表达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8. 惭为五品官:对世俗身份的自我反省与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龙虎丹”比喻世俗的追求与修炼,强调内心修为的重要性。
  • 对仗:如“松篁排洞罅,楼阁倚云端”,构成对称的意象,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传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理的追求、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
  • 龙虎丹:象征世俗的追求与不切实际的幻想。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 云端:象征理想境界,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治民因得道”意指什么? A. 治理需要智慧
    B. 治理要靠武力
    C. 治理与财富无关
    D. 治理只需经验

  2. “龙虎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世俗的追求与幻想
    C. 自然的美丽
    D. 高尚的品德

  3. 诗中表现诗人对官职的态度是? A. 骄傲
    B. 漠然
    C. 羞愧
    D. 渴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隐居赋》 陶渊明

诗词对比:

比较吴世范的《廖仙岩》和陶渊明的《饮酒》:

  • 主题:两者都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吴世范更有对官场的反思,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风格:吴世范的语言更具哲理性,而陶渊明的语言则清新自然,描绘生活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项羽庙 过田文墓 对雪寄崔仲裕 读子虚赋 读刘蕡策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二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一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二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一 春日谒少鹄殿下燕饮复惠花醴侑以诗篇依韵奉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昏意乱 夙夜匪懈 肆无忌惮 相与一口 密博 包含刃的词语有哪些 潜移默转 智囊 蟠龙卧虎 齿字旁的字 包含阏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卖佣 麻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谲誥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