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江道中怀陆鲁望

《吴江道中怀陆鲁望》

时间: 2025-05-03 19:29:19

诗句

我亦扁舟一散人,江湖为洗十年尘。

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19

原文展示:

吴江道中怀陆鲁望 张耒 〔宋代〕 我亦扁舟一散人,江湖为洗十年尘。 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

白话文翻译:

我也是乘着小船的闲散之人,江湖之旅洗净了我十年的尘埃。 在经过的地方,有笔床和茶灶,风月之间相互凝望,仿佛也有神灵存在。

注释:

  • 扁舟:小船。
  • 散人:闲散无拘束的人。
  • 笔床茶灶:指文人雅士的用具,笔床用于放置笔墨,茶灶用于煮茶。
  • 风月:指自然景色,也常用来比喻男女间的情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陆鲁望是张耒的朋友,此诗是在怀念陆鲁望时所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吴江道中旅行时,怀念友人陆鲁望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扁舟一散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而“江湖为洗十年尘”则进一步以江湖的广阔和清新来象征诗人心灵的净化。后两句“笔床茶灶经过地,风月相望亦有神”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宁静和美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亦扁舟一散人”:诗人自比为乘小船的闲散之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江湖为洗十年尘”:江湖的广阔和清新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净化和新生。
  • “笔床茶灶经过地”:笔床和茶灶是文人雅士的用具,这里指诗人旅途中的停留之地。
  • “风月相望亦有神”:风月之间的相互凝望,仿佛有神灵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湖为洗十年尘”中,江湖被比喻为能够洗净心灵尘埃的场所。
  • 拟人:“风月相望亦有神”中,风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神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自由和闲适。
  • 江湖:象征广阔和清新。
  • 笔床茶灶: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风月:象征自然美景和情感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扁舟一散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陆鲁望 C. 其他文人 D. 普通船夫 答案:A

  2. “江湖为洗十年尘”中的“江湖”象征什么? A. 实际的江河 B. 广阔的世界 C. 心灵的净化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C

  3. “风月相望亦有神”中的“风月”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男女情爱 C. 文人雅士 D. 旅途中的停留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吴江道中怀陆鲁望》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而苏轼的赋则更侧重于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别族祖瀚公二首 其一 诗一首 七夕赋咏成篇 将有岭南之行琴坞诸君饮钱于理安寺松巅阁赋诗留别 拟孟东野闻砧 其二 拟孟东野闻砧 其一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 偕友冒雪登江亭归至春云书屋小集 其二 偕友冒雪登江亭归至春云书屋小集 其一 题灵芬馆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强鲠 耳刀旁的字 睡卿 蟹帘 句卒 鼎字旁的字 支吾其辞 慧眼独具 北门之寄 虎字头的字 包含悲的成语 凤舞龙蟠 卑陬失色 怨声载路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