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8
衡山值雨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稍喜归涂中半程,
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
风过何须作许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复杂心情。诗人刚刚走到归途的一半,心中略感欣喜,但对于泥泞的道路和不知何时会放晴的天气仍感到忧虑。即使雨水来临,他也不怜惜行路的旅客,而风吹过来也无需发出任何声音。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活泼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和抒怀。
《衡山值雨》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雨,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下的心情变化。诗中不仅反映了天气的变化,还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
这首《衡山值雨》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杨万里对雨天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稍喜归涂中半程”,表达了旅途中的些许喜悦,似乎预示着即将返回温暖的家。然而,随之而来的“犹愁泥潦未知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忧虑。泥泞的道路让人心生烦恼,天气的变化让人无从把握,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接下来的“雨来也不怜行客”,则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冷漠。雨水的到来并没有给予行旅者任何的怜悯,反而增加了行路的艰辛。最后一句“风过何须作许声”,则透露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说,风的呼啸与雨的倾泻无所谓,反而更显得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采用了对比、排比等手法,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雨天的旅程,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中艰难境遇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稍喜归涂中半程"中的“涂”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对自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