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衡山值雨

《衡山值雨》

时间: 2025-05-07 22:54:48

诗句

稍喜归涂中半程,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风过何须作许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8

原文展示:

衡山值雨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稍喜归涂中半程,
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
风过何须作许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复杂心情。诗人刚刚走到归途的一半,心中略感欣喜,但对于泥泞的道路和不知何时会放晴的天气仍感到忧虑。即使雨水来临,他也不怜惜行路的旅客,而风吹过来也无需发出任何声音。

注释:

  • :指的是小路或泥泞的道路。
  • 泥潦:泥水,指雨水造成的泥泞。
  • 行客:行走的旅客,指在路上走的人。
  • 许声:此处指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活泼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和抒怀。

创作背景:

《衡山值雨》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雨,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下的心情变化。诗中不仅反映了天气的变化,还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衡山值雨》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杨万里对雨天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稍喜归涂中半程”,表达了旅途中的些许喜悦,似乎预示着即将返回温暖的家。然而,随之而来的“犹愁泥潦未知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忧虑。泥泞的道路让人心生烦恼,天气的变化让人无从把握,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接下来的“雨来也不怜行客”,则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冷漠。雨水的到来并没有给予行旅者任何的怜悯,反而增加了行路的艰辛。最后一句“风过何须作许声”,则透露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说,风的呼啸与雨的倾泻无所谓,反而更显得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采用了对比、排比等手法,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稍喜归涂中半程:诗人行至半途,心中略感欣喜,暗示即将归家。
  2. 犹愁泥潦未知晴:尽管有些喜悦,但泥泞的道路让人忧虑,不知何时会放晴。
  3. 雨来也不怜行客:雨水的到来并没有怜惜行走的旅客,暗示自然的无情。
  4. 风过何须作许声:风刮过时不必发出声音,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冷漠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归涂”,增强了对归家的期待与对旅途的感慨。
  • 拟人:雨与风被赋予人性,表现出自然对人的冷酷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雨天的旅程,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中艰难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烦恼与阻碍,代表了生活中的苦难。
  • 泥潦: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生活的困扰。
  • 行客:代表着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追寻的人,折射出人生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2. "稍喜归涂中半程"中的“涂”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泥泞的小路
    • C. 山峰
    • D. 城市
  3. 诗中表现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恩惠
    • B. 同情
    • C. 冷漠
    • D. 喜爱

答案:

  1. C. 杨万里
  2. B. 泥泞的小路
  3. C. 冷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与杨万里的淡然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在自然中同样反映了人生的艰辛,表现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伤春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送人归京师 雨晴 春寒 咏牡丹 登岳阳楼二首 门有车马客 怨歌行 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谩诚 穷巷陋室 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方底圆盖 齒字旁的字 一碧无际 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昭垂 穴宝盖的字 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宝行 了然无闻 飞轮 销声避影 母字旁的字 罗浮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