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和放舡二首

《永和放舡二首》

时间: 2025-05-07 16:05:27

诗句

濒江楼阁秪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27

永和放舡二首

原文展示:

濒江楼阁秪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楼阁只远远地观看,但又担心登上去后无法尽兴观赏。
如今已是老年,眼力不再,只能欣赏两岸寒冷的万峰。

注释:

  • 濒江:靠近江边。
  • 楼阁:指楼房和阁楼,通常为观景之所。
  • 遥看:远远地观看。
  • 不足观:无法尽兴地观看。
  • 老来:到了老年。
  • 无眼力:眼力不再,视力减退。
  • 两岸:指江的两岸。
  • 万峰寒:形容两岸的峰峦在寒冷的气候中显得更加苍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与视力减退的感慨,体现了人生无常和对美景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宋代初期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与对自身衰老的无奈,表现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受。

诗歌鉴赏:

《永和放舡二首》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江边的楼阁中遥望美景,但又因年老视力不佳而感到无奈与困惑。前两句通过“遥看”和“不足观”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渴望与无法尽兴的失落感。这里的“遥看”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远观,也象征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但年岁已高的他却不得不面对身体的限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后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反思自己已是“老来”,眼力渐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壮丽的景色。此时的他只能“更供两岸万峰寒”,在冷峻的自然中找到些许慰藉,显得既孤独又无奈。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蕴含着浓厚的人生哲学,让读者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濒江楼阁秪遥看:在靠近江边的楼阁上,只能远远地观看。
    • 却恐登临不足观:但心生恐惧,若登上去就无法尽兴观看。
    • 已是老来无眼力:如今已是老年,视力不再。
    • 更供两岸万峰寒:只能欣赏两岸的苍冷山峰。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遥看”与“不足观”形成鲜明对比,强调诗人对美景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采用了“老来无眼力”的自我调侃,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幽默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老年人的视力衰退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
  • 楼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万峰: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敬畏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遥看”与“不足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满足

  2. “老来无眼力”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增长导致视力减退
    B. 心情不好
    C. 不想看景色

  3. 诗中提到的“万峰寒”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冬天的冷峻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永和放舡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杨万里更多地反映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的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林太渊二首 记汉事二首 题四贤像·魏处士 同孙季蕃游净居诸庵 宿山中十首 杂咏一百首·伏生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江南五首 其一 梁武修忏图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冠霞帔 鹵字旁的字 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包含挟的词语有哪些 金枝花萼 香火姊妹 悬车之年 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旋渊 床上叠床 海市蜃楼 風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主盟 泼东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