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

时间: 2025-07-27 08:31:10

诗句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

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

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阿昉妵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

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尽处。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麝煤醉与竹傅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1:10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
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
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阿昉妵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
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尽处。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麝煤醉与竹傅神。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人珍惜她如花般的容貌,不让黄鹂和鹦鹉看到。如果让画家知道这倾城之貌,恐怕会把她的形象画满人间的屏风和扇子。春光懒惰得让人无法支撑,连吹奏玉笙的心情也显得无力。是谁在微月的影子下,轻轻扫动那梳理的云发,映照着盛开的李花呢?阿昉妵周并非姓顾,笔下又怎能描绘出莲花般的佳人?不如正面与她相对而视,看那丹青之下的无限美景。古往今来,妍丽与丑陋又有多少人知晓,嫫母的背影常常让人误解。你难道没有看到汉宫中,那些画作中多少人,画图却未能呈现王昭君的真实?当时对面观赏的画作,却是让琵琶声在塞外的尘埃中回响。不如在九京叫醒文舆,享受麝香醉与竹韵的神韵。


注释

  • 玉人: 指美人。
  • 自惜: 自我珍惜。
  • 黄鹂、鹦鹉: 常用来象征美丽与聒噪的鸟,暗指不愿让外界看到自己的美丽。
  • 倾城: 形容美丽得让城都倾倒。
  • 画史: 画家。
  • 扶不起: 形容春光的懒惰。
  • 阿昉妵周: 指特定的人物,可能与美貌有关。
  • 嫫母: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常用来比喻美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睇,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天的环境下写成的,表现了对美人之态的珍惜与对艺术创作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人生哲思。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以柔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形象,表现了对美的珍惜和对艺术的反思。诗中以“玉人”引入,传达了对美丽的自我保护与珍惜,而不愿让外界的目光侵犯。黄鹂与鹦鹉的比喻,既是对美的衬托,又暗含了一种对外界评价的抵触。

接着,诗人以“倾城”描绘了美人的绝色,表达了对她形象的无限遐想,认为这样的美丽应该被画家所描绘,然而美丽常常是无形的,难以真正捕捉。春光的懒惰与吹奏的无力,暗示了美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而在对“嫫母”的提及中,诗人用古代典故强调了美与丑的相对性,历史中的美人如王昭君,虽被画作美化,但真实的情感与经历往往被忽略。最后,诗人用“麝煤醉与竹傅神”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向往,呼唤着对美的深思与理解。

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感细腻,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艺术与历史的深邃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野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人自惜如花面: 美人自我珍惜如花般的容颜,不愿让他人轻易见到。
  2. 不许黄鹂鹦鹉见: 她不允许黄鹂和鹦鹉等鸟儿看到她的美貌,表现出对自己美丽的保护。
  3. 若令画史识倾城: 如果画家知道她的美貌,必定会倾倒。
  4. 写遍人间屏与扇: 画家会把她的形象画在屏风和扇子上,象征着她的美丽将被广泛传颂。
  5. 春光嬾困扶不起: 春光懒惰得让人难以支撑。
  6. 吹残玉笙也慵理: 吹奏玉笙的心情也显得无力。
  7. 是谁瞥见一梳云: 询问谁能在微弱的月光中看到她的发。
  8. 微月影中扫穠李: 细致地描绘月影下的美人形象。
  9. 阿昉妵周不姓顾: 提及一个特定的人物,可能与美貌有关。
  10. 笔端那得莲生步: 质疑笔下能否描绘出美人。
  11. 无妨正面与渠看: 不如直面与她相对而视。
  12. 看了丹青无尽处: 观看那幅画的无限美景。
  13. 古来妍丑知几何: 多少人能分清古往今来的美丑。
  14. 嫫母背面谩人多: 提到嫫母,暗示误解美丑。
  15.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 回顾汉宫中的美人。
  16. 画图枉却王昭君: 形象比喻,画作无法真实表达王昭君的美。
  17. 是时当面看写真: 在当时的情况下,面对真实的画作。
  18. 却遣琵琶弹塞尘: 琵琶声在尘土中回荡。
  19.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 不如在九京中唤醒文人雅士。
  20. 麝煤醉与竹傅神: 享受麝香和竹韵的神韵。

修辞手法:

  • 比喻: 把美人比作玉人、如花面,生动形象。
  • 拟人: 春光的懒惰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 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珍惜、对艺术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上美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深入探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美人: 象征着美丽与脆弱的存在。
  2. 黄鹂与鹦鹉: 象征外界对美的关注与评价。
  3. 春光: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短暂。
  4. 琵琶: 传统乐器,代表文化与艺术。
  5. 麝香与竹: 象征自然的芳香与文人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人”代表什么?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女子
    C. 一位画家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嫫母”是谁的比喻? A. 汉朝的美人
    B. 传说中的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一位皇后

  3. 诗中对春光的描述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懒惰与无力
    C. 哀伤
    D. 自然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丽人行》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美人为主题,但前者更多展现了对美的深思与历史的反思,而后者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谩兴 元日不出 送炭与湘山西堂惠然师 捲烟阁 明溪 次乔口 晓发山店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阳华岩 献知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九行八业 方字旁的字 一定不易 心旷神恬 抱才而困 羣公 尽美尽善 通宵 招拔 包含色的词语有哪些 北瓜 麻字旁的字 包含雕的成语 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偏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