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5:59
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春声不见人。
若要十分无漏逗,莫将戽斗镇随身。
我知道水碓的声音非常神奇,常常听到春天的鸟鸣,却看不见人影。
如果想要完全不被打扰,就不要把打水的斗子带在身边。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水碓”与“春声”的描写,反映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细节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矛盾使得诗人渴望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尤其是水碓的声音与春天的鸟鸣,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诗中描绘的场景令人联想到清晨,水流潺潺,鸟鸣阵阵,仿佛在展示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诗人以“我知道水碓的声音非常神奇”开篇,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不仅是对水碓的描述,更是对自然声音的赞美。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隐晦看法,长时间听到春声却看不见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而最后一句“莫将戽斗镇随身”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放下,强调宁静与专注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态度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渴望超然物外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渴望宁静与内心自由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碓”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磨坊
C. 一种乐曲
诗人提到的“春声”代表什么?
A. 春天的鸟鸣
B. 春季的雨声
C. 春天的风声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B. 对自然的赞美与生活的思考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