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屏风

《屏风》

时间: 2025-05-03 23:13:52

诗句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52

原文展示: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高楼中半夜酒醒的情景。诗人在六曲连环的屏风旁,看到翠色的帷幕。此时,灯光被掩盖,雾气弥漫,外面下着雨,月光明亮,诗人却对此毫无察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注释:

  • 六曲连环:指的是一种形状的屏风,由六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
  • 翠帷:翠色的帷幕,形容华丽的装饰。
  • 酒醒时:指的是喝酒后醒来的时刻,通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 掩灯遮雾:掩盖了灯光,遮挡了雾气,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雨落月明:外面下着雨,月光依然明亮,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该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高楼”、“酒醒”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孤独和思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细腻、婉约著称,擅长用隐喻和象征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常常感到孤独与失望,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屏风》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考。诗的开头“六曲连环接翠帷”展现了一个华美而又封闭的空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高楼的夜晚,酒醒时的恍惚,给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感觉。掩灯遮雾,诗人对外界的隔绝,暗示了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最后一句“雨落月明俱不知”,则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外界的雨月虽明亮,却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无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既有具体的空间描写,又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曲连环接翠帷:描写了高楼中的屏风,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封闭的氛围。
  2. 高楼半夜酒醒时:强调了时间的静谧,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
  3. 掩灯遮雾密如此: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情感的封闭。
  4. 雨落月明俱不知: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外界的美景与他无关。

修辞手法:

  • 比喻:屏风比喻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李商隐通过对夜晚高楼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无奈与迷惘。

意象分析:

  • 屏风:象征内心的封闭与复杂。
  • 月明:象征希望与美好,但与诗人无关。
  • :象征着外界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曲连环”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屏风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饮品
  2. 诗人“酒醒时”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白天
    • B. 夜晚
    • C. 清晨
    • D. 黄昏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对外界的感受是:

    • A. 明亮而清晰
    • B. 模糊而孤独
    • C. 热闹而欢快
    • D. 安静而宁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比较李商隐的《屏风》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李商隐更加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戏赠友人用沈友夔韵 满江红 闻往岁帝城烟火之盛,甲于天下,今年元夜,作客都门,适逢新禁,凄然独坐,词以遣怀 满江红十六首 其二 满江红 沈轶刘先生挽章 满江红 春日湖上遇风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满江红 其三 少作 满江红 其五 岳坟次武穆原韵 满江红 其十九 冬日书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凿破浑沌 韩寿偷香 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孤鸾舞镜 玄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浸洽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乃我困汝 一表堂堂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丰富多彩 光照度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