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6:01
房中曲
作者: 李商隐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蔷薇花在幽暗中默默流泪,翠绿的带子上挂着小花钱。
那位迷人的年轻人痴情如云,怀抱着朝阳在西窗前。
枕头是龙宫的石头,割下的正是秋水的颜色。
玉簟失去了柔软的肌肤,只能看到蒙罗的碧色。
想起前年春天,未曾开口却已含着悲伤。
归来时已不再见到,锦瑟的美丽却依旧在。
今天在涧底的松树,明天在山顶的栎树。
愁苦已到天池翻涌,彼此相看却不相识。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写爱情诗、咏史诗和景物诗。李商隐的诗风华丽,常常运用典故和隐喻,情感细腻而复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商隐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日爱情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房中曲》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写的诗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失去爱情的怀念与对往昔时光的缅怀。开篇以“蔷薇泣幽素”引入,生动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哀伤,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表的痛楚。接着提到“娇郎痴若云”,通过比喻表现出年轻人的痴情与柔情。在描述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后,诗人又转向对失去的感慨,表达了“归来已不见”的惆怅。不仅仅是对个人感情的诉说,诗中更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最后几句则呈现出一种无奈与陌生的感受,愁苦已至天池翻涌,彼此却已不再相识,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李商隐对逝去时光的深刻思考与对爱情失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房中曲》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的“娇郎”指的是?
A. 一位女子
B. 一位年轻男子
C. 一位老者
D. 一位小孩
诗中提到的“锦瑟”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美好与哀愁
C. 友情
D. 自然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