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33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暂凭尊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
半留相送半迎归。
暂时借酒来送别,不要让愁苦的眉头和纤细的腰身受到伤害。人世间在临终之前唯一的就是分别,春风争相想要珍惜这长长的柳条。烟雾缭绕之中,柳条轻轻摇曳,万千情绪在阳光下飘落。为了答谢行人,最好不要把柳条全都折尽,留下一半送给离去的人,一半迎接归来的人。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尤其与送别相关的诗句中,柳树常象征着哀愁与思念。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以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运用典故与隐喻,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苦涩。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行人的惦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唐代人对情感细腻的追求。
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以柳树为意象,借以表达离别的情感。开头两句“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以酒送别,试图通过饮酒消减离愁,暗示着人世间的苦涩与无奈。接下来的“人世死前唯有别”则直白地点出人生的宿命,离别是人世间唯一的常态,诗人在此以柳条的柔美来反衬离别的伤感。尤其在“春风争拟惜长条”一句中,春风的温暖与柳条的柔韧形成鲜明对比,生与逝、欢与愁交织,展现出一幅充满忧伤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通过描绘柳条在风中摇曳的情景,传达出对离别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表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宽厚与理解,既希望行人留有一部分柳条的美好,也希望以此传达一种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展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珍贵性,体现了李商隐对生命、离别的独特理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李商隐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离别
C. 自然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尊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酒杯
C. 食物
D. 水
“春风争拟惜长条”中的“长条”指的是什么?
A. 长长的路
B. 柳条
C. 长长的河流
D. 长长的梦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理,而王之涣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壮丽山河的描绘,展现出豪情与壮志。这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