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19
娇鸟隔花啼,轻帆度小溪。
岸容频改树,麦秀不分畦。
流水心俱静,春山黛与齐。
风前能睇望,人在夕阳西。
娇嫩的小鸟在花丛中啼叫,轻快的帆船在小溪上行驶。
岸边的树木频频变换形态,麦子在田间茁壮成长,难以分辨畦沟。
流水静静流淌,春天的山色与水面齐平。
在风中可以眺望远方,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明显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整体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的自然景象,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侯光第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舟行》写于春天,正是自然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舟行》是一首描写春日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开头两句“娇鸟隔花啼,轻帆度小溪”,用鸟声和水声交织,生动地呈现了春日的气息。鸟儿在花丛中啼叫,轻舟在溪水中荡漾,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岸容频改树,麦秀不分畦”,则展现了岸边的树木在春风中摇曳生姿,麦田中麦子正茁壮成长,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长过程的赞美,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流水心俱静,春山黛与齐”一句,将宁静的流水与春天的山色相结合,形成了美丽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风前能睇望,人在夕阳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索,夕阳的余晖照映着归途,给人一种归隐和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透过看似简单的景物描写,传递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归属感的追寻,传递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舟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侯光第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的“娇鸟隔花啼”描述了什么?
A. 鸟在树上啼叫
B. 鸟在花丛中啼叫
C. 鸟在水边啼叫
D. 鸟在天空中啼叫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D. 春天的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