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55
水碧沙明飞白鹭,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看尽斜阳新月吐,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
水面碧绿,沙滩明亮,白鹭在空中飞翔,我最喜欢登上高楼,却又最害怕离开这高楼。远望中原,红叶已尽,斜阳正照在通往长安的路上。看尽了斜阳和新月的吐息,西塞山前,曾经的扁舟停泊在那儿。孤独的树临江而立,秋风中自言自语,黄叶飘落,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杨圻(约1640-约1710),字云卿,号金山,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常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富有抒情性。
《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更替之际。诗人在武昌登楼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这首《蝶恋花》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水碧沙明飞白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水与沙的明亮清澈,形成了宁静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而“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在高处俯瞰美景的同时,又害怕离开这一美好的瞬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无奈。
接下来的“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则将视角从眼前的景色扩展到更远的地方,暗示着对故乡长安的思念。斜阳与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几句则通过“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描绘了孤独的树木与秋风,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倾诉着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诗中“水碧沙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人在高楼上最怕什么?
“西风黄叶如相诉”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圻的《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关注于内心情感的流露与细节的刻画。两者都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杨圻的作品更具壮阔气势,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