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

《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

时间: 2025-05-03 18:59:55

诗句

水碧沙明飞白鹭,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

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

看尽斜阳新月吐,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

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55

原文展示:

水碧沙明飞白鹭,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看尽斜阳新月吐,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

白话文翻译:

水面碧绿,沙滩明亮,白鹭在空中飞翔,我最喜欢登上高楼,却又最害怕离开这高楼。远望中原,红叶已尽,斜阳正照在通往长安的路上。看尽了斜阳和新月的吐息,西塞山前,曾经的扁舟停泊在那儿。孤独的树临江而立,秋风中自言自语,黄叶飘落,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注释:

  • 水碧沙明:水清澈碧绿,沙滩明亮。
  • 飞白鹭:白鹭在空中飞翔,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极目:用眼睛极目远望。
  • 红尽处:指秋天的红叶已尽。
  • 斜阳:夕阳,常寓意时间的流逝。
  • 长安路: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象征着故乡与理想。
  • 西塞山:地名,指的是西塞山的风景。
  • 扁舟住:小船停泊的意思。
  • 独树临江:孤独的树木靠近江边。
  • 西风黄叶:秋天的风与飘落的黄叶,表达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约1640-约1710),字云卿,号金山,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常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富有抒情性。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更替之际。诗人在武昌登楼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水碧沙明飞白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水与沙的明亮清澈,形成了宁静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而“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在高处俯瞰美景的同时,又害怕离开这一美好的瞬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无奈。

接下来的“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则将视角从眼前的景色扩展到更远的地方,暗示着对故乡长安的思念。斜阳与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几句则通过“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描绘了孤独的树木与秋风,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倾诉着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碧沙明飞白鹭:描绘了水清沙明的美丽自然景色,白鹭的飞翔增添了生机。
  • 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表达了对登楼观景的喜爱与对离开的恐惧,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远望中原,红叶已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故乡的思恋。
  • 看尽斜阳新月吐:观察自然变化,象征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 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回忆往昔,扁舟停泊在此,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
  • 独树临江秋自语:孤独的树在秋天自言自语,传达出孤独与思考。
  • 西风黄叶如相诉:秋风中的黄叶像是在倾诉,表达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风黄叶如相诉”,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
  • 拟人:如“独树临江秋自语”,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白鹭:象征着自由与纯洁。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黄叶: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碧沙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混浊的水
    • B. 清澈的水和明亮的沙滩
    • C. 暴风雨中的海
    • D. 冰雪覆盖的地方
  2. 诗人在高楼上最怕什么?

    • A. 高处不胜寒
    • B. 离开美好的景色
    • C. 大雨倾盆
    • D. 迷路
  3. “西风黄叶如相诉”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排比
    • D.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圻的《蝶恋花 其三 武昌感怀》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关注于内心情感的流露与细节的刻画。两者都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杨圻的作品更具壮阔气势,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情。

相关查询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二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一 子夜歌 其一 子夜歌 子夜歌 秋锦过芸筑夜话,耕客倡 子夜歌 游莫愁湖,并展徐中山、曾文正遗像,湖上有王壬秋丈楹帖,辨莫愁非妓,与鄙见正同,词中因并申此意 子夜歌四首 其四 子夜歌四首 其二 子夜歌 子夜歌 中实见示红桥笛语,谱此继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漏 鳥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阴服微行 理屈词穷 文君新醮 千胜将军 秦人策 包含刊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包含六的成语 阳占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带牛佩犊 无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