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0:59
士女如云服珥鲜,暂陪猎较亦欣然。
清于坡老游杭市,俭似乖崖在剑川。
使指何功烦卜夜,遨头此念可通天。
粤人拥道千层看,不见狨鞍三十年。
士女如云,身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着珍贵的耳饰,偶尔陪伴在一起打猎交流,心情也十分愉快。
清白的如坡老,在杭州市游玩,俭朴的如乖崖,在剑川隐居。
何必为了卜夜而烦恼,放眼此刻的思念可以直达天际。
粤地的人们在千层的山道上观看,但三十年来却未见到如狨的马鞍。
这首诗通过描绘士女的欢愉和个人的高洁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士女如云”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场景,表现出士人群体的活力与朝气。而后通过“清于坡老游杭市,俭似乖崖在剑川”,对比了二者的生活态度,前者享乐而不失清白,后者虽清贫却高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思,提到“使指何功烦卜夜”,显示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暗示不必过于依赖占卜,而应把握当下的情感和思绪。最后一句“粤人拥道千层看,不见狨鞍三十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显示了诗人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诗中“士女如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清于坡老”和“俭似乖崖”中,坡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狨鞍”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