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7:57
焚馀宁有籍,坑后更无儒。
不解愚刘项,翻令二世愚。
烧毁剩余的书籍,坑杀后世的儒生。
不明白愚蠢的刘邦和项羽,却反而使得后来的两代人更加愚昧。
此诗提到的“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时期,为了统一思想,焚烧书籍,坑杀儒生的事件。这一事件不仅是对文化的摧残,也是对知识分子的极大打压,导致后世在思想和文化上的愚昧。刘邦和项羽作为历史人物,被用来象征那些未能吸取教训而继续愚昧的统治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开头两句中提到“焚书”和“坑儒”,通过对秦始皇时期文化浩劫的揭示,表现出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历史上“焚书坑儒”事件的惨痛教训,象征着对理智与思想的压制,给后世带来了深重的影响。接着,诗人以刘邦和项羽为例,表明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也未能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加深了后来的愚昧。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警醒后人要尊重知识与文化,反对盲目和愚昧,显示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化和知识的珍视,警示人们不可重蹈覆辙,呼唤对历史教训的重视。
诗词测试:
选择题: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刘项”是指和。
判断题:诗人刘克庄认为焚书坑儒对后世没有影响。 (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