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34
游则灵潭
作者: 吞珠 〔清代〕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
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
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这首诗描绘了灵潭的壮丽景色。险峻的山崖上曲折的小路如同鸟儿的飞行轨迹,飞流直下的瀑布悬挂在碧绿的潭水之上。云雾缭绕的影子在孤城之外,松风轻拂着古老的寺庙前。神龙曾经栖息的洞穴,翠绿的树木在晴朗的烟雾中静静伫立。削壁上究竟是谁留下的题刻,游览的踪迹已无从记忆时光的流逝。
“神龙留坏穴”可指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与信仰,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权威和神秘的力量。灵潭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的美与神秘的结合。
吞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未详,但以其诗作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社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游历自然,以诗作记录所见之美,体现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对自然的崇敬。
《游则灵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灵潭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巉峻山崖、飞流瀑布与碧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感。诗行“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用精炼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感受到险峻与宁静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中提到的“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不仅描绘了清幽的环境,也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孤城与古寺的结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而“神龙留坏穴”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激发对传说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一句“游踪不记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游历虽美好,但时间的无情却让人难以铭记。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渗透着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索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巉岏”的意思是:
A. 高大
B. 陡峭
C. 平坦
答案:B
“飞瀑碧潭悬”描绘的是:
A. 一片森林
B. 一座城市
C. 瀑布与潭水
答案:C
诗的最后一句“游踪不记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