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07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南江河面平静无风,像新擦拭的镜子。
渔舟不曾打破这宁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绿一片。
在阑杆的西北角,云雾散开,山峦争相显露。
坡地上小路南行,翠绿的树影照入狭窄的窗户。
这江山美景无与伦比,特意让这位客人欢娱。
难道酒杯中没有美酒?痛快的饮酒并非往日。
明天我将返回成都,尘土将掩埋马迹。
后面的山岩在眼前,离去却无翅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山水风光和表达爱国情怀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情。
《南津胜因院亭子》是陆游在南方旅行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惆怅,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南津胜因院亭子》是一首描绘江南山水的颂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开篇“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以形象的比喻将江面描绘得平静而清澈,给人以宁静的感受。随后的“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则通过对比,突出水面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诗中“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江南的山水之美。此处的“云散”与“山争出”形成动静对比,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接下来的“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则将视野引入更近的环境,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而在情感的表达上,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感慨,“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揭示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最后,诗人以“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结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虽沉浸于美景之中,但内心却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南江平无风”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阑干西北角”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