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津胜因院亭子

《南津胜因院亭子》

时间: 2025-05-07 16:38:07

诗句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07

原文展示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白话文翻译

南江河面平静无风,像新擦拭的镜子。
渔舟不曾打破这宁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绿一片。
在阑杆的西北角,云雾散开,山峦争相显露。
坡地上小路南行,翠绿的树影照入狭窄的窗户。
这江山美景无与伦比,特意让这位客人欢娱。
难道酒杯中没有美酒?痛快的饮酒并非往日。
明天我将返回成都,尘土将掩埋马迹。
后面的山岩在眼前,离去却无翅膀。

注释

  • 南江:指南方的江河,此处特指江水的平静。
  • 如镜新拂拭:比喻水面光滑如镜,刚刚擦拭过一般。
  • 潋潋: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 阑干:栏杆,这里指的是亭子的栏杆。
  • 坡陀:指山坡,形容小路的蜿蜒。
  • :指青翠的树木。
  • 江山不世情:意指这片江山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
  • 豪饮非宿昔:强调豪饮的心态与过去的不同。
  • 尘土埋马迹:意味着返回后,曾经的行踪将被尘土掩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山水风光和表达爱国情怀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情。

创作背景

《南津胜因院亭子》是陆游在南方旅行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惆怅,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南津胜因院亭子》是一首描绘江南山水的颂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开篇“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以形象的比喻将江面描绘得平静而清澈,给人以宁静的感受。随后的“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则通过对比,突出水面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诗中“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江南的山水之美。此处的“云散”与“山争出”形成动静对比,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接下来的“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则将视野引入更近的环境,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而在情感的表达上,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感慨,“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揭示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最后,诗人以“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结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 描绘江水平静如镜,展现自然的宁静。
  2. 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

    • 渔舟在水面上不打破宁静,水面波光粼粼,色彩鲜艳。
  3. 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

    • 亭子的栏杆处,云雾散去,山峦争相显露。
  4. 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

    • 小路蜿蜒南行,绿树的影子映入窗户。
  5. 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

    • 这片江山的美景独一无二,特意让客人欢娱。
  6. 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

    • 酒杯中难道没有酒吗?痛快的饮酒与往日不同。
  7. 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

    • 明天将返回成都,曾经的行踪将被尘土掩埋。
  8. 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 身后的山岩在眼前,离去却没有翅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镜新拂拭”,将江水比喻为刚擦拭的镜子,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如“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上下句对称,增强韵律感。
  • 拟人:如“山争出”,赋予山灵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虽沉浸于美景之中,但内心却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宁静与平和。
  • 渔舟:代表生活的简单与安宁。
  • 山与云: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 :象征欢乐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江平无风”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江水波涛汹涌
    • B. 江水平静如镜
    • C. 雨水潺潺而下
  2. 诗中提到的“阑干西北角”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亭子的栏杆
    • C. 一条小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归属感
    • B. 失落感
    • C. 自豪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对江山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思。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李白:陆游的诗更注重抒情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的作品则多展现豪放与壮丽。两者在对自然的描绘上各有千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

相关查询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一 踏莎行 踏莎行 元宵前五日 踏莎行 重阳 踏莎行(和人赋双鱼花) 踏莎行 其二 暮春 踏莎行 松花江望雨 踏莎行·燕昭王碣石宫 踏莎行 盛元嘱题晦窗吟草 踏莎行 新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山容水态 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邱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日御 六根清静 尸字头的字 五体投地 耒耜之勤 醮拔 诘究本末 翻脸不认人 上宙 殊勋异绩 提手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