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10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我在郢门成了旅客,巴山的月亮已经三次拨动琴弦。
北风正摇落树叶,旅人愁苦地想要回家。
遥远的山外太阳升起,辽阔的江面天空无边。
人们在洞庭湖上迷失了方向,雁群穿过潇湘的烟霭。
清幽的夜晚,和谐的宿命在此相聚。
百年的岁月何其荡漾,万物变化在此流转。
空自拜访苍梧的帝王,徒然追寻海中的仙人。
我已经听闻蓬莱海的水很浅,怎能见到三桃的圆满果实?
倚剑长叹增添惆怅,抚胸自怜自感伤。
终有一天我会游历五湖,洗涤双足于沧浪泉边。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生于盛唐,游历广泛,作品多表现个性、豪放与浪漫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唐代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依然存在,反映了审美与现实的矛盾。
《郢门秋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诗中李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游子孤独的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描述郢门的景象,展示了旅途的孤寂与秋天的萧瑟。接下来的描写中,北风吹落了树叶,行子心中满是愁苦,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洞庭水与潇湘的雁,象征着旅人的迷惘与对过去的追忆,体现出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李白在诗中提到的“苍梧帝”和“蓬海”,则是对理想与超脱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诗人以"终当游五湖"的豪情,向读者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李白的个性与才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郢门一为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巴月三成弦”中的“巴月”指的是哪里?
A. 巴山
B. 巴蜀
C. 巴江
诗人对“苍梧帝”的拜访意在表达?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郢门秋怀》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