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6:00
蒜山东渡得林丘,
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
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
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
春风深驻五湖舟。
我在蒜山东渡,终于到达了林丘,
偶然遇见的篮舆使我不愿多留。
今天我更清楚地知道莱氏的隐居,
在晚年我常常怀念武陵的游历。
我想要在这里建造房屋,随心所欲,
却仍感叹尘沙阻隔了我与人交往的机会。
遥远的约定在勾吴亭下的路上,
春风轻拂,船在五湖之间停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的倡导者,推行新法,旨在富国强兵。王安石的诗词以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而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及的地名与个人经历,传达出他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展现了王安石在晚年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向往。诗中以蒜山东渡作为起点,描述了一段旅程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王安石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对莱氏隐士生活的向往,显示出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与赞美。
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人际交往的感慨。尤其“尚叹尘沙隔献酬”,表达了他对社会纷扰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末提到的“春风深驻五湖舟”,则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王安石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他对隐居与世俗生活的对立,增强了情感的对比效果。同时,意象的运用如“篮舆”、“武陵游”等,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通过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人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一种风筝
C. 一种乐器
“尚叹尘沙隔献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人际交往的无奈
B. 对人生的满意
C. 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政治的思考
C. 对战争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