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13
原文展示:
庭前菊 韦庄 〔唐代〕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白话文翻译:
为了回忆长安那盛开的菊花,我现在将你们移植到满庭院中。 红兰花啊,不要嘲笑这青青的菊色,它曾经随着我在龙山上泛酒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韦庄的诗歌多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韦庄在回忆长安的繁华景象时,将菊花移植到庭院中,以此寄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龙山泛酒”可能是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移植菊花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怀念。诗中的“红兰莫笑青青色”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红兰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长安繁华景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韦庄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朝 B. 五代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B
诗中的“龙山泛酒”指的是什么? A. 在龙山上饮酒 B. 在龙山上泛舟 C. 在龙山上赏花 D. 在龙山上游玩 答案:A
诗中的“红兰莫笑青青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