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庭前菊

《庭前菊》

时间: 2025-04-27 13:22:13

诗句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13

原文展示:

庭前菊 韦庄 〔唐代〕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白话文翻译:

为了回忆长安那盛开的菊花,我现在将你们移植到满庭院中。 红兰花啊,不要嘲笑这青青的菊色,它曾经随着我在龙山上泛酒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忆:回忆。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烂熳:灿烂、绚丽。
  • 移尔:移植你们。
  • 红兰:红色的兰花。
  • 莫笑:不要嘲笑。
  • 青青色:指菊花的颜色。
  • 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游玩的地方。
  • 泛酒:指饮酒游玩。

典故解析:

  • 龙山泛酒:可能指诗人在龙山上的饮酒游玩经历,具体典故不详,但从诗意推测,可能是诗人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韦庄的诗歌多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韦庄在回忆长安的繁华景象时,将菊花移植到庭院中,以此寄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龙山泛酒”可能是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移植菊花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怀念。诗中的“红兰莫笑青青色”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红兰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忆长安烂熳开”:诗人为了回忆长安那灿烂绚丽的菊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我今移尔满庭栽”:诗人现在将菊花移植到满庭院中,以此寄托对长安的思念。
  3. “红兰莫笑青青色”:红兰花不要嘲笑菊花的青青色,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4. “曾向龙山泛酒来”:菊花曾经随着诗人在龙山上饮酒游玩,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拟人:“红兰莫笑青青色”中,将红兰花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长安繁华景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红兰:与菊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韦庄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朝 B. 五代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B

  2. 诗中的“龙山泛酒”指的是什么? A. 在龙山上饮酒 B. 在龙山上泛舟 C. 在龙山上赏花 D. 在龙山上游玩 答案:A

  3. 诗中的“红兰莫笑青青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长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庭前菊》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但韦庄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歌作品。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花朝后一日林天友邀同云臣为南岳之游词以纪事 满庭芳五首 其四 满庭芳 心自笑 满庭芳 季弟孝积生辰宴集 满庭芳 春晚,寿冒鹤亭丈八十 满庭芳 立秋期近,而炎威愈虐,作此祓之。寄远人 满庭芳 满庭芳 次韵公庶合川见赠 满庭芳 甲子除夕感旧 满庭芳 晚步悼王千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尺幅寸缣 瞽言妄举 禾字旁的字 荣褒 近情 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内柔外刚 反文旁的字 佛氏 谷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温恭直谅 触手生春 不知底细 割爱 包含亘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