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3:23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唐虞虽已远,至道岂无传?
度日一编里,怀人千载前。
唐朝和虞朝的盛世虽然已经远去,但真正的道理难道就没有传承下来吗?
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在书本中度过时光,心中怀念着那些千年前的故人。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豪放且情感真挚。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对家国的关切。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对唐虞盛世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开篇提到“唐虞虽已远”,给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感叹美好时代的消逝。然而,接着又提到“至道岂无传”,则表现出一种希望,即使时代变迁,真正的道理和智慧依然可以流传下来。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在“度日一编里,怀人千载前”中,陆游用“编里”来比喻书籍,暗示着知识和记忆的传承。他在书中度日,心中却充满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现出他对文化的执着和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寄托。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的回顾、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代的惋惜以及对永恒真理的向往。
唐虞指的是哪两个朝代?
“度日一编里”中的“编”指的是什么?
诗中体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陆游与杜甫在诗中都有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杜甫则强调对现实的感慨与忧国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