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1:23
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作者: 王处一 〔元代〕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
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
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
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李、张、梁三人,听说我的消息。别再犹豫不决,即使心中再困扰。
我常怨恨玉阳(指美好的时光)没有回应。像我这样修行,何时才能回到蓬莱仙岛?
大唐的僧人,已经九十岁了。经历了无数磨难,心中依然有一个志向,终将实现。
向东传播佛经,弘扬释教。与如来相契,证得真实永恒的道理。
作者介绍:
王处一,元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佛教的理解著称。他的诗作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和宗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佛教文化传播的盛期,作者以自己的修行经历为基础,表达对信仰的坚定和对理想的追求。
王处一在《苏幕遮》中,借助李、张、梁三人的对话,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从诗的开头,便可以感受到一种急切的呼唤,作者希望朋友们能够放下犹豫,勇敢追寻心中的信仰与理想。诗中提到的“玉阳无答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理想未得的无奈与怨恨,而“何日归蓬岛”更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寻。
在诗的后半部分,王处一通过“大唐僧,九度老”的形象,强调了修行的艰辛与坚定的信念。即使经历了“万种难辛”,他仍然相信只要心中有志,终会实现理想。最后,诗人再次提及“东进佛经弘释教”,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播的决心,强调了信仰与真理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出一种追求理想与信仰的坚定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与信仰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传达了坚定的信念与对佛教文化的传播决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阳”指的是什么?
“九度老”形容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