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43
夜食炒栗有感
作者: 陆游 〔宋代〕
齿根浮动叹吾衰,
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
和宁门外早朝来。
在夜里吃着炒栗子,感叹自己衰老,牙齿在栗子间浮动。山里的栗子经过火烤,能解我夜晚的饥饿。唤起我年轻时梦见的京城繁华,仿佛那早晨在和宁门外的朝廷上班。
"和宁门"是指宋朝都城汴京的一处地点,诗中提及,反映了作者对年轻时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爱国者。他的诗作以抒发爱国情怀、描绘民生及表达个人情感著称。陆游的生平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安定到后期的战乱,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年老体衰之际,情感上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其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夜食炒栗有感》是一首极具个人色彩的诗作,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饮食描写,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便以“齿根浮动叹吾衰”引入,透出一种对衰老的无奈与叹息,显示出作者对自身老态的自省与感伤。此处的“齿根浮动”不仅是对年老身体的真实写照,更是对青春逝去的深切感慨。接着,作者用“山栗炮燔”描绘了夜食的情景,栗子的香气和热度似乎在为他解渴,成为夜晚饥饿的慰藉,这一细节显示出生活的朴素与温暖。
而当诗人唤起“少年京辇梦”,则是对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这种对比手法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最后一句“和宁门外早朝来”,不仅是对年轻时追求的再现,更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与冲突,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食的描写,映照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与对过去理想的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坚持,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中“齿根浮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山栗炮燔”中的“炮燔”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和宁门”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