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21:15
那得工夫上酒楼。
谁家皮里更阳秋。
但教閒事心头少,
免致清霜镜里稠。
休咄咄,尽悠悠。
佳时来往亦风流。
百年光景无多子,
请向尊前听解愁。
我怎么能抽出时间去酒楼呢?
哪家人能在这丰盛的秋季里得意?
只要心中少些闲愁,
就能免去镜中映出浓厚的霜色。
别再争吵,尽情地舒缓心情。
美好的时光交往之间也显得风流。
百年光景不多,
请在酒杯前倾听我解愁的诉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百年光景无多子”可理解为人生短暂,强调珍惜当下,流露出一种对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
段成己,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知名,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珍惜时光的情感,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鹧鸪天 其一 重九日敬用遁庵兄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感悟的诗作。作者通过对酒楼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诗的开头以“那得工夫上酒楼”引出,展现出一种对繁华的无奈,似乎在告诫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放慢脚步,关注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接着“谁家皮里更阳秋”一句,通过对比,揭示出在丰收的季节里,外表的光鲜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烦恼。随后的“但教閒事心头少”,则提醒人们减少无谓的烦恼,保持心中的清明,避免因琐事而让内心变得浑浊。
“佳时来往亦风流”,则在抒发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表明即使生活再忙碌,也应当把握每一个与人交往的机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请向尊前听解愁”,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呼唤亲友共饮,倾诉心中的烦恼,展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更深刻地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的哲理。整体上,段成己以细腻的笔触,将生活的哲理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那得工夫上酒楼。
表达了对时间匮乏的感慨,暗示生活的忙碌和对享乐的无奈。
谁家皮里更阳秋。
以“皮里”比喻外表,质疑谁能在丰收的秋天里真正感受到快乐。
但教閒事心头少,
提出减少内心烦恼的建议,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免致清霜镜里稠。
“清霜”象征岁月的流逝,警示人们要保持心境的清澈。
休咄咄,尽悠悠。
号召停止争执,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佳时来往亦风流。
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轻松愉快。
百年光景无多子,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请向尊前听解愁。
最后以邀请的方式,表达对朋友倾诉内心忧虑的渴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珍惜美好时光,保持心中的宁静与快乐。诗人通过对酒楼的思考,引导人们关注内心的状态,寻找生活的乐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阳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填空题:诗中提到“百年光景无多子”,表现出对____的感慨。
判断题:整首诗强调应当减少内心的闲愁。 (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