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1:41
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
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这座秦地的城池已经存在了两百年,没想到如今的田园却如此贫贱。
一亩麦苗长势良好,却只能换来五斗米,而三间房屋的租金也不过两千钱。
诗中提到的“秦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这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诗歌通过对比秦地的辉煌历史和现状的对照,反映了土地的贱价与社会经济的变迁,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成辅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多以写实见长,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及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变革时期,农民生活困苦,土地价格低廉,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和失落。
成辅端的《戏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秦地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诗中“二百年”的历史感让人感受到秦地曾经的繁荣,而“贱田园”则揭示了当下的失落与无奈。诗人用“一顷麦苗硕伍米”来表达土地的贫瘠,五斗米的换取与三间堂屋的租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突显了普通农民的困境与生存压力。
在情感基调上,诗歌透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诗人不仅在叹息农田的贱价,更在反思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境遇,展现出深厚的民生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土地贱价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诗词测试:
成辅端生活在哪个朝代?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一顷麦苗硕伍米”,是指什么?
A. 土地面积
B. 收成价值
C. 生活成本
D. 住房面积
诗歌通过哪些手法反映了生活的困境?
A. 对比与夸张
B. 隐喻与拟人
C. 排比与反问
D. 借代与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成辅端与杜甫的诗歌均关注社会底层民生,但杜甫的诗歌更多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成辅端则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现状与感受。两者在表现手法上虽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