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8-04 09:47:50

诗句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9:47:50

原文展示: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白话文翻译:

这一带的秋霜覆盖了三十里,秋天的声音又随着箫鼓的演奏而响起。

注释:

  • 一带:指一片区域。
  • 拒霜:抵挡住霜冻,这里指秋霜的降临。
  • 三十里:形容范围广阔。
  • :促进、催生的意思,形容声音的引发。
  • 箫鼓:古代乐器,箫为吹奏乐器,鼓为打击乐器,常用于庆祝或节日场合。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带有萧瑟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箫鼓”和“秋声”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氛围与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思考。诗的开头用“一带拒霜三十里”形象地展示了秋霜的覆盖范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广阔感,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接着,诗人用“又催箫鼓作秋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明在这秋霜的映衬下,乐器演奏的声音愈发动听且充满秋意,渗透着深刻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流转的思考与感悟,富有哲理性与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带拒霜三十里:描绘霜降覆盖的广阔区域,营造出一种冷清而美丽的秋景。
    2. 又催箫鼓作秋声:通过乐器声的描绘,传达出秋天的氛围,生动地体现了秋天的韵味。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拒霜”与“催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2. 意象:采用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秋霜和乐器声的描绘,表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带有凉意,暗示生命的短暂。
  • 箫鼓:象征着人类的文化活动,传达出秋天的氛围与情感,带有欢庆的寓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 A) 琵琶
    • B) 箫
    • C) 鼓
    • D) 笛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答案

  1. B) 箫,C) 鼓
  2. C) 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秋兴八首》等。
  • 诗词对比:徐似道的《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在题材上均涉及秋天,但徐氏更多表现秋的静谧与乐声,杜甫则在秋中感受到更为沉重的历史与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海昌寓馆逼近海塘潮声汹涌夜常失眠加以连宵风雨倍难成寐枕上倚声 潇湘夜雨 北苑潇湘图 潇湘夜雨 同人望秋 潇湘夜雨 夏夜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小青 潇湘夜雨 暑中喜雨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徐季同下世倏两月余,赋此志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振振有辞 批准 包含跎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暮史朝经 鬲字旁的字 穷天极地 旷学 爿字旁的字 奖拔公心 暗绿稀红 熊罴百万 夷俟 锁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