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1:40
潇湘夜雨
海昌寓馆逼近海塘潮声汹涌夜常失眠加以连宵风雨倍难成寐枕上倚声
江北波澄,淮南涨浅,生平不惯潮声。海滨风浪太纵横。
翻水国蛟龙吼怒,嘶敌骑金鼓齐鸣。惊魂处,昔沉永漏,响咽残更。
连宵怯听,蕉窗零雨,浙沥交并。累羁人不寐,辗转天明。
灯剔烬瘦红影堕,鸦噪晓虚白光生。争能似乡园睡稳,猿鹤伴凄清。
在海昌的寓所,靠近海塘,潮水的声音汹涌澎湃,夜里常常失眠,加上连夜的风雨,尤其难以入睡。枕上倾听着潮声,
江北的水波平静,淮南的水位却上涨,自己一生不习惯潮声。海滨的风浪太过猛烈。
翻滚的水面如蛟龙怒吼,敌骑的金鼓声齐鸣。在惊恐之中,想起曾经的沉沉夜漏,钟声嘶哑,残缺的更声。
连夜胆怯地倾听,蕉窗外雨滴落下,浙水交汇声相伴。身为羁旅之人,无心入睡,辗转到天明。
灯下烛火微弱,红影坠落,乌鸦啼叫,晓光虚无白生。怎能比得上故乡的安稳睡眠,猿鹤陪伴着凄清的夜。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潇湘夜雨》创作于作者旅居海边时,正值风雨交加的夜晚。潮声伴随着风雨,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不安,诗中流露出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
《潇湘夜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便以"潮声汹涌"引入,勾勒出海边的狂风暴雨的景象,随后转向个人的失眠与不安,产生共鸣。诗中对海浪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反映——不安与惶恐。
在对比中,诗人通过"江北波澄,淮南涨浅"来突出自己的不适,表达出对潮声的无奈与不习惯。接着,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翻水国蛟龙"与"嘶敌骑金鼓齐鸣",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与战斗的气息,似乎在暗示诗人心中的挣扎与抗争。
最后,随着"灯剔烬瘦红影堕,鸦噪晓虚白光生",诗人描绘出黎明的到来,却也掩盖不了对故乡安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故乡的深情,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海昌寓馆逼近海塘潮声汹涌夜常失眠加以连宵风雨倍难成寐枕上倚声
江北波澄,淮南涨浅,生平不惯潮声。海滨风浪太纵横。
翻水国蛟龙吼怒,嘶敌骑金鼓齐鸣。
惊魂处,昔沉永漏,响咽残更。
连宵怯听,蕉窗零雨,浙沥交并。
累羁人不寐,辗转天明。
灯剔烬瘦红影堕,鸦噪晓虚白光生。
争能似乡园睡稳,猿鹤伴凄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海潮声和风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思乡情怀。诗中透露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潮声”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江北波澄,淮南涨浅”的描写意图是什么?
“翻水国蛟龙”中的“蛟龙”用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