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10
斗大荒城,线长流水,西风乱颤秋杨。
微云里,新雁两三行。
过了茱萸节后,算只有今日晴光。
登临久,江天欲暮,红树冷斜阳。
同君摅望眼,百年鸥鹭,几度沧桑。
便赤松而在,鬓发应霜。
况是无头没绪,才人意多少悲凉。
渔歌起,樵歌荅响,点点下牛羊。
在这座辽阔荒凉的城市,长长的河流蜿蜒而过,西风吹动着秋天的杨树,显得格外凌乱。云层之中,几只新飞来的大雁排成两三行。过了茱萸节,今天的阳光算是难得的晴天。站在高处,江边的天空渐渐暗淡,红色的树木在斜阳下显得冷清。和你一起眺望远方,百年间鸥鹭随风而逝,经历了多少沧桑。即使是那赤松依然屹立,然而我的鬓发却已泛白。更何况如今无头无绪,才子心中多少悲凉。渔歌唱起,樵歌应和,牛羊点点映入眼帘。
范邃,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傍晚,诗人身处荒凉的城市,感受到秋风的萧瑟与人生的沧桑,情感深邃而复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潇湘夜雨 同人望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开篇便以“大荒城”和“长流水”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西风的吹拂,杨树的颤动,以及那几只新飞来的大雁,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孤独。
在诗的中段,作者提到“过了茱萸节后”,不仅标志着时间的流逝,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下来的“江天欲暮,红树冷斜阳”,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宁静与冷清,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与友人共赏秋景,眼前的鸥鹭不仅是自然的生灵,更是人世间流转的象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诗的最后几句则更为沉重,提到了“才人意多少悲凉”,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无奈。尽管周围有渔歌和樵歌的声响,生活仍然在继续,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却如影随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生命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体现出对岁月无情与自然美的深刻认识。
诗中“茱萸节”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季节的流逝
C. 长寿与健康
“渔歌起,樵歌荅响”中的“荅”字是指什么?
A. 答应
B. 回响
C. 回答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凉
C. 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