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4:53
三年潦倒汉江浔,一掬归心两鬓侵。
却恋坛中新俎豆,时沾涕下旧衣襟。
旋车日望沧州近,回首云迷郢树深。
东海西荆神并王,孤儿随地守遗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朴在经历了三年的潦倒后,内心深处对归乡的强烈渴望。诗人提到在汉江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因归心而白发渐生的忧虑。尽管他仍旧怀念坛中所供奉的美食,但往昔的回忆常常使他泪流满面,沾湿了旧衣服的衣襟。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希望能回到沧州,但回首时却发现云雾缭绕,郢树已然深藏。最后,诗人提到东海和西荆的神灵,以及孤儿在世间守护着古老的教诲,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珍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游朴(约1480-约1540),明代诗人,字汝金,号东山,生于湖北,后至南京任教。游朴的诗风深受杜甫影响,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朴三年潦倒之际,诗人经历了生活的困苦与挫折,心中充满对故乡和美好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辞樠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深刻体悟,展现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在这首诗中,游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艰难岁月中的困惑与期盼。开头两句以“潦倒”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后面通过对“俎豆”的怀恋,暗示着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充满了失落与惆怅。诗中“泪下旧衣襟”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内心的苦楚与孤独。
随着诗歌的深入,游朴的情感逐渐展现出对未来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思考。日渐消逝的岁月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刻,而“云迷郢树深”则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归乡之路的艰难与遥远。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哲思,表明即使身处困境,诗人依然对传统和历史有着深厚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朴的个人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传统的尊重,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坚韧与不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游朴的“潦倒”指的是:
A. 生活富裕
B. 生活困苦
C. 生活安逸
D. 生活快乐
诗中提到的“新俎豆”象征:
A. 祭祀生活
B. 乡愁与怀念
C. 未来的希望
D. 对神灵的敬畏
“泪下旧衣襟”是因为:
A. 思乡之情
B. 欢乐的回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D. 生活的富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