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神子/江城子 和陈仁和韵

《江神子/江城子 和陈仁和韵》

时间: 2025-04-26 15:46:24

诗句

玉箫声远忆骖鸾。

几悲欢。

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

绮窗闲。

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6:24

原文展示

《江神子/江城子 和陈仁和韵》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白话文翻译

远处传来的玉箫声让我想起了骖鸾的意象,心中感到几多悲欢。披着轻罗衣衫,且在花前痛快饮酒,不要留下残酒。归去时,小窗外明月依旧高挂,云朵轻轻飘过,竹影摇曳。吴地的霜寒,似乎已经在鬓发上留下了斑白的痕迹。绮丽的窗前,闲暇时梦中回环。告诉东风,我的归意似有似无。姑苏台下的芳草路上,含泪遥望那小屏山。

注释

  • 骖鸾:指古代神话中的瑞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 带罗宽:指宽大的罗衣,形容轻盈的衣物。
  • 小窗:指小窗户,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念。
  • 吴霜:指江南地区的霜,常用来渲染季节的变迁。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诗人优雅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和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写人生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江神子/江城子》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心境的复杂交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辛弃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玉箫声远”引入,高远而清幽的箫声令人联想到骖鸾,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诗意的境界。接下来的“几悲欢”,则表现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当下的珍惜,虽然心中充满忧虑,但在美好的花前,他选择放下过往,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接着“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表现了归家的期盼与宁静的夜晚,明月与竹影则象征了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词的尾声通过“说与东风”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最后的“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则是一种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且动人。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音韵和谐,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箫声远忆骖鸾:远处的箫声响起,让我想起美好的往事。
  2. 几悲欢:想起往事,心中有几多悲欢交集。
  3. 带罗宽:身穿宽大的轻罗衣,轻盈自如。
  4.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在花前畅饮,不要留下残酒。
  5. 归去小窗明月在:归去时,小窗外明月依然高挂。
  6. 云一缕,玉千竿:轻云飘过,竹影摇曳如玉。
  7. 吴霜应点鬓云斑:吴地的霜寒,似乎已经在我的鬓发上留下斑白。
  8. 绮窗闲:华丽的窗前,闲暇无事。
  9. 梦连环:梦境如环,似乎无尽。
  10.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对东风诉说,我的归意似有似无。
  11. 芳草姑苏台下路:姑苏台下的芳草路。
  12. 和泪看,小屏山:含泪遥望那小屏山。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骖鸾”比喻美好的回忆。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人性,能够诉说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象征清幽与高雅,代表内心的宁静。
  • 明月:象征思念与归属,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期盼。
  • :象征轻盈与飘渺,表达心境的变化。
  •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命的延续,带有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神子/江城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苏轼
  2. “玉箫声远忆骖鸾”中的“骖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鸟
    • C) 一种花
    • D) 一种水
  3. 词中提到的“吴霜”代表什么?

    • A) 霜降的季节
    • B) 江南的寒冷
    • C) 诗人的忧愁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辛弃疾
  2. B) 一种鸟
  3.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煜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江神子》与李煜的《青玉案》都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感慨,但辛弃疾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李煜则更多地体现了柔情与细腻。这种对比凸显了两位词人不同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卖花 朱师关画梅溪春晓图 汎锦池霞川呈张以道二首 其二 清夏堂 因过张郎中识孙才翁教授时徐衡仲亦在坐成四韵送呈 杂兴 一日 玉照堂次韵茂洪古梅 煎白云茶二首 种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精准农业 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适开头的成语 讳忌 爪字旁的字 征咎 糹字旁的字 成败论人 豺狼成性 弋字旁的字 包含慷的成语 影单形只 屈声 富国彊兵 阴凝冰坚 齐字旁的字 矩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奁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