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20:10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晨来问疾,有鹤止庭隅。
吾语汝。只三事,太愁予。
病难扶。手种青松树。
碍梅坞。妨花迳,才数尺。
如人立。却须锄。
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镜,可烛眉须。
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
谁使吾庐。映污渠。
叹青山好,檐外竹,遮欲尽,有还无。
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
爱扶疏。又欲为山计,千百虑,累吾躯。
凡病此。吾过矣。子奚如。
口不能言臆对,虽扁鹊药石难除。
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
庶有瘳乎。
早上来问我的病,有只鹤停在庭院的角落。
我告诉你,只有三件事让我烦恼。
病难治愈,手中种下的青松树,
挡住梅坞,妨碍花径,仅仅几寸宽。
就像人站着,还是得用锄头去除。
秋水堂前,曲沼映照如镜,能照亮眉须。
被山头的急雨冲刷,耕地变成泥涂。
是谁让我的小屋,映照污水渠?
叹息青山多美好,檐外的竹子,遮挡着想要尽去的东西,似有又似无。
删去竹子,我又能如何,食物没有鱼。
爱惜这稀疏的景致,又想为山计较,千百的忧虑,压得我疲惫。
凡是病痛,都是我所犯过的错。你又能如何?
口不能言,心中难以对话,虽有扁鹊的医药也难以治愈。
有些要言的妙道,还是去问问北山的愚者。
或许能找到痊愈的方法。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爱国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病痛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晨来问疾的场景,展现了他身心的疲惫与对生活的反思。开头以“晨来问疾”引入,既是实际的身体状况,也是对内心状态的隐喻。
在诗中,辛弃疾通过“青松树”、“梅坞”、“秋水堂”等意象,寄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青松树的顽强和梅花的清雅,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同时,诗中提到的“急雨”、“污渠”,则揭示了生活中的艰难与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辛弃疾感叹自己虽有医者之道,却仍难以治愈内心的病痛,显示出他对生命的无奈与思索。此外,提到“北山愚”则暗示他对真理的追求与对智慧的渴望。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生命的热爱、对病痛的无奈,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辛弃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生命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病痛与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智慧的渴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松树”象征什么?
A. 坚韧
B. 脆弱
C. 富贵
D. 贫穷
“晨来问疾”中的“疾”指的是什么?
A. 心情
B. 病痛
C. 工作
D. 旅行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北山愚”意指什么?
A. 隐士
B. 学者
C. 医生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