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时间: 2025-04-28 10:23:51

诗句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3:51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原文展示: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白话文翻译:

霜降时节,碧空万里宁静,秋天的气息催促着西风。
寒冷的声音隐约在大地,初听时如同深夜的梧桐树发出的声响。
我站起身来,眺望高城,回头望去,辽阔的关河在千里之外,愿与君同醉。
清晨的鼓声叠响,飞骑催促着弓箭的射手。
岁月将尽,客人们争相欢笑,询问这位衰老的翁者。
我一生的豪情何在?沉醉的样子又为谁而雄壮?
怎能比得上当年豪杰,在宴席上挥手间,弦声响起,双雁飞落于远空。
如今已老,真令人感到羞愧,回首望去,仿佛云中依旧有昔日的风采。

注释:

  • 霜降: 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冬之交。
  • 碧天: 形容天空清澈如碧,表示天气晴朗。
  • 寒声隐地: 寒冷的声音似乎隐藏在大地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高城: 可能指高大的城墙,象征着视野的开阔。
  • 双雁: 比喻飞翔的雁,象征自由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约1077年-1132年),字廷璧,号惭愧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九月望日,诗人因病无法参射,与友人共享清秋的美景,表达了对往昔豪情的怀念与对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通过描写霜降时节的宁静与清澈,展现了秋天的气氛。在诗中,诗人以“高城回望”自省,回首往日的壮志豪情,而今却因衰老而感到无奈,流露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在“岁将晚,客争笑”中,诗人与朋友分享欢乐的时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平生豪气的追问与反思。诗人巧妙地通过“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来营造出一种对过去豪情的怀念,双雁的象征意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秋冬之际,仍应珍惜当下,勇敢面对人生的起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降碧天静: 霜降时节,天空清澈宁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
  • 秋事促西风: 秋天的到来催促着西风,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 寒声隐地: 寒冷的声音在大地上隐约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起瞰高城回望: 诗人站起身来,眺望高城,回首过去,充满思考。
  • 叠鼓闹清晓: 清晨鼓声叠响,声势浩大,暗示生活的繁忙与喧嚣。
  • 岁将晚,客争笑: 年岁渐晚,友人们在欢笑,形成对比。
  • 平生豪气安在: 反思自己一生的豪情,感到无奈与惋惜。
  • 何似当筵虎士: 思念当年豪杰在宴席上的豪情。
  • 老矣真堪愧: 年老了,感到羞愧,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双雁落遥空”比喻自由与归属,勾起对往昔的怀念。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寒声隐地”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情境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青春流逝和豪情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在反思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降: 象征秋冬交替,生命的变化。
  • 高城: 象征回忆与过往,代表着一种高远的情怀。
  • 双雁: 代表自由与归属,寄托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降碧天静”意在描绘什么样的景象?

    • A. 春暖花开
    • B. 秋天的宁静
    • C. 冬雪皑皑
    • D. 夏日炎炎
  2. 诗中提到的“高城”寓意是什么?

    • A. 过去的辉煌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困境
    •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1. B. 秋天的宁静
  2. A. 过去的辉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 两者都涉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叶梦得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叶梦得《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解嘲 同子毅弟早起至岱顶 沪上杂书 山雨·短笠团团避 古别离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青雀歌 杂曲歌辞。古别离 别辋川别业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包含杈的词语有哪些 提掷 丶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剧毒 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笃信好古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先公后私 能刚能柔 核发 包含翚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包含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