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18
原文展示:
小园梅未尽放
叔用府教以诗
索和勉胜韵以谢
白话文翻译:
造化的安排是有时机的,不必怨恨它来得慢。应当知道每一种花草的开放与凋谢都各有其时令。梅花的香韵虽然分不开,但随着春天的来临,它的花蕊也会先露出美丽的姿态。雪裹着它的精神,像千万只熊,水边则有两三枝梅花潇洒自如。何时能携酒去浇灌这些花呢?不如先用诗筒来传达我的谢意。
注释:
- 造化:自然的造化,指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 机缄:机巧的安排,隐喻自然规律。
- 开谢:花的开放与凋谢。
- 梅蕊:梅花的花蕊。
- 露玉肌:形容梅花的娇嫩,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
- 雪裹精神:寓意梅花在雪中依然有生气。
- 潇洒:形容梅花生长的洒脱、自如。
- 携酒浇花:象征着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近思,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对时令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花即将开放之时,诗人借梅花的生长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诗中隐含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感念,展现出一种平和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生长,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时序的尊重与理解。开头两句以“造化机缄”引入,强调自然的规律与时机,表达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接着,诗人借助梅花的姿态,映射出他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认为每一种花草的盛开都有其适宜的时刻。梅花的“露玉肌”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象征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最后,诗人以携酒浇花的意愿,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生命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化机缄莫恨迟:自然的安排是有规律的,不必怨恨它来的慢。
- 须知开谢各因时:应当明白每种花草的开放与凋谢各有时令。
- 物华未分随春意:万物的华丽尚未分开,随春天的气息而来。
- 梅蕊先饶露玉肌:梅花的花蕊首先显露出晶莹的娇嫩。
- 雪裹精神千万熊:雪覆盖着梅花,像千万只熊般的精神。
- 水边潇洒两三枝:水边洒脱生长的梅花,有两三枝。
- 何当携酒浇花去:何时能携带美酒去浇灌这些花呢?
- 且遣诗筒为报知:不如先用诗来传达我的谢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姿态比作“露玉肌”,形象生动。
- 拟人:将梅花形容得如同有精神的生物,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自然的规律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渴望,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了生命的坚强与顽强。
- 春意:象征新的生机与希望,寓意着生命的复苏。
- 雪:象征纯洁与冷静,反映了生命的艰辛与美丽并存。
- 酒:象征友谊与欢乐,寓意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蕊”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生活的艰辛
- C. 友谊的珍贵
- D. 自然的规律
-
诗人希望何时能够“携酒”?
-
“造化机缄”意指:
- A. 自然的规律
- B. 生命的短暂
- C. 友谊的长久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亲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反思。
-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物展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