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时间: 2025-05-07 18:16:42

诗句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6:42

原文展示: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空旷的僧舍里,阶下是终南山的景色。 高高地躺在一张床上,回望四周的广阔天地。 浮云在几处消散,飞鸟不知何时归来。 探问天人的道理,心无旁骛地享受世界的宁静。 谁能知道真正隐居的高人,是兄弟们一起追求的。

注释:

  • 空寂舍:指僧舍,空旷寂静的地方。
  •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被用作隐居的象征。
  • 六合间:指天地四方,即整个宇宙空间。
  • 问义天人接:探问天人的道理,指追求高深的哲学或宗教知识。
  • 无心世界闲:心无旁骛,享受世界的宁静。
  • 大隐者:指真正隐居的高人,不问世事,专心修行。
  • 兄弟自追攀:兄弟们一起追求隐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缙,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弟弟,与其兄王维一样,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缙与王昌龄、裴迪等人游青龙寺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中僧舍和终南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而“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则增添了一丝哲理和期待。最后两句“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强调了兄弟间的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共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描绘了僧舍的宁静和终南山的壮丽,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通过“高卧”和“回看”展现了诗人的超脱和宁静。
  •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通过浮云和飞鸟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哲理和期待,暗示了世事无常和归隐的愿望。
  •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表达了诗人对高深知识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享受,强调了内心的平和和超脱。
  •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强调了兄弟间的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共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几处灭”比喻世事无常。
  • 拟人:“飞鸟何时还”赋予飞鸟以期待归来的情感。
  • 对仗:“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形成空间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空寂舍、终南山、浮云、飞鸟。
  • 详细解释:空寂舍象征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终南山象征壮丽的自然和隐居的理想地点;浮云象征世事无常;飞鸟象征归隐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终南山”象征什么? A. 壮丽的自然 B. 隐居的理想地点 C. 世事无常 D. 归隐的愿望

  2. 诗中“浮云几处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C.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D. 对世俗的超脱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王昌龄的《出塞》:展现了边塞诗的豪迈和壮志。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缙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王缙和王维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 晚宿大塘市 挽肇庆胡守二首 挽赵无垢二首 挽曾侍郎二首 挽曾侍郎二首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挽尤端明四首 挽吴总干二首 挽吴总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胧光 忠诚不渝 咿噢 干字旁的字 轻卒 女字旁的字 憎恨 苍开头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遁迹黄冠 三框儿的字 好学深思 神气荒怪 进善惩奸 阴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