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2:11:52

诗句

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

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1:52

原文展示:

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笔锋气势,象征着文人风采的悠闲情景;相国的文章如同珍贵的玉笋,出类拔萃。自此以后,晋阳的志向将更加高远,书舟系在这座山上,成为读书的圣地。

注释:

  • 天门:指一种山势,形容山的高大壮丽。
  • 笔势:文笔的气势,形容写作的才气和风范。
  • 閒閒:悠闲自得的样子。
  • 相国:指的是古代的宰相,文章代表着高超的文学造诣。
  • 玉笋班:比喻文章的优秀与精美。
  •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太原。
  • 系舟山:将船系在山上,表明在那里读书的情景。

典故解析:

  • 晋阳:晋阳古称,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与政治中心,代表着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 相国:古代政治的高位象征,表明诗人对文人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叔华,号十洲,金朝末年著名诗人,学者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段人生的沉淀后,表达对书院的向往和对文人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对文化的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文化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诗的开头“天门笔势到閒閒”,以天门山的雄伟气势作为引子,给人以壮丽之感,接着用“相国文章玉笋班”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对文人风采的赞美,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美,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则在哲理上升华,表达了诗人在晋阳追求文化理想的决心,诗中“系舟”之意,既是对读书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重视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读者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门笔势到閒閒:用天门山的景象引出整体的意境,形容其气势如笔,给人一种优雅而不失威严的感觉。
  2. 相国文章玉笋班:通过“相国”和“玉笋”的对比,强调文学作品的珍贵和出色。
  3. 从此晋阳方志上:表示自此以后,诗人将在晋阳追求更高的文化志向。
  4. 系舟山是读书山:表明在这座山上,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诗人理想的栖息之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章”比作“玉笋”,形象地表达文学的珍贵。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热爱,展现出他向往自然与文化结合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门:象征自然的壮观与文人的理想。
  • 相国:代表权力与文化的结合。
  • 玉笋:象征高雅与珍贵的文学作品。
  • 读书山:理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门”指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座山
    • C. 一种文化
  2. “相国文章玉笋班”中,“玉笋”比喻什么?

    • A. 珍贵的文章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植物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文化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其情感更为奔放。元好问的诗则更侧重于文化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次研究生邓小军留别原韵 玉楼春 玉楼春(文缜、倪巨济、王元衷、苏叔党宴张子实家。侍人贺全真妙绝一时) 玉楼春 其六 叠韵,谢童挥使报鹊喜 玉楼春 其四 叠韵,答费民焕 玉楼春 其一 次周美成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谷不熟,不如稊稗 爪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鼎字旁的字 无象 得岁 赛艇运动 不知深浅 剩山残水 计上心来 捻捻转儿 生上起下 工字旁的字 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