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25:06
清平乐 忆镇阳
作者: 元好问
悲欢聚散。世事天谁管。
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
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
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世事变幻无常,谁能掌控?时间流逝,头发渐渐变短,镜中映出的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自己。到了南方的十月,寒霜已经降临,独自一人生活在外,感到十分艰难。何时能够回到家中,和儿女团聚,在温暖的西窗下共度美好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仲舒,号秋水,金代文学家,善于诗词,尤其以词见长。他的作品风格抒情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结合时事、社会背景,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乐 忆镇阳》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顿的时期。元好问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和家人,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清平乐 忆镇阳》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词的开头便直接切入主题,悲欢离合是人生常态,作者感叹世事无常,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奈。这种情感贯穿全词,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
在写作技巧上,元好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个人的孤独与年华的流逝,后半部分则寄托了对团圆的美好愿望。通过“镜里看看雪满”的意象,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而“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则展现了他对家庭温暖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而细腻,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元好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得这首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团聚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雪满”象征什么?
“何日西窗灯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