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6
《赵德麟》
作者: 岳珂 〔宋代〕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
登新亭,望长淮,
自谓风景不殊,
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
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
登玉阶,
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
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
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
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
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
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
边尘尚霾。
悠悠苍天,
彼何人哉。
过去东晋时期的王茂弘等人,曾在新亭上,眺望长淮,认为风景没有太大差别,但举目望去却发现山河的不同。至今回想起来,心中依然感到深深的忧伤。何况在瑶牒的预言中,登上玉阶,寄托着对宗国的思念呢?王业偏安于海岸,昔日的都城早已被荒草覆盖。主政者只贪图天大的功业,肆意猜忌。朝中的士人沉沦不振,已不复往日的模样。人们都在谣言的洪流中沉浮,直到和议的开启。这是有志者所叹息的麟,心中更思念当道的豺狼啊。哎呀,百年如钟,边疆的尘埃仍然弥漫。悠悠苍天,究竟是谁在主宰?
作者介绍:岳珂,字子渊,号平山,宋代诗人,仕途坎坷,曾任地方官员,因目睹国事之衰,常以诗抒发忧国之情,风格沉郁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由东晋的历史联想到当时的现实,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思考。诗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赵德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开篇通过对东晋王茂弘等人的描写,激发了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豪情与壮志。诗中以“望长淮”为起点,逐渐引入对山河景致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忧虑和对现实的困惑。诗人在描述景色时,实际上是在坚持一种历史的延续,强调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王业偏安于海濒”的描绘,表现了对当时统治者的批判,指责他们只顾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的长远发展。诗中提到的“朝士沉空”,不仅反映了士人的无所作为,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无奈叹息。这一段落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最后,诗人以“悠悠苍天”结尾,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引发读者对未来的反思。这种抒情与思考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深沉,体现了岳珂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强烈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当权者贪婪与猜忌的批判。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呼唤有志之士共同担当历史的重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岳珂的《赵德麟》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风光
B. 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国家的忧虑
C. 对爱情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麟”象征什么?
A. 当权者
B. 有志之士
C. 自然之美
诗中“朝士沉空”指的是什么?
A. 士人积极向上
B. 士人无所作为
C. 士人勇敢斗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分析与讨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赵德麟》的诗意与历史背景,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