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劝世

《虞美人 劝世》

时间: 2025-04-27 12:18:26

诗句

迩来似觉精神涌。

识破人间梦。

皆因恬淡乐清和。

与物无私,光照遍山河。

如今普劝修真众。

莫待空无用。

一朝归去恨身卑。

悔不当时,勤苦学修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26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劝世
作者:尹志平 〔元代〕
迩来似觉精神涌。
识破人间梦。
皆因恬淡乐清和。
与物无私,光照遍山河。
如今普劝修真众。
莫待空无用。
一朝归去恨身卑。
悔不当时,勤苦学修持。

白话文翻译

近来似乎感到精神振奋,
看透了人世间的种种梦幻。
这一切都源于内心的恬淡与清和。
与万物无私相处,光明普照山河大地。
如今我劝大家修身养性,
不要等到空无一物时才后悔。
一旦归去,心中遗憾自己的卑微,
后悔当初不曾勤奋修行。

注释

  • 迩来:最近,最近的时间。
  • 精神涌:精神状态高涨,充满活力。
  • 识破:看透,理解。
  • :指人世间的幻梦、虚幻的事物。
  • 恬淡:心境宁静、安详。
  • 光照遍山河:形容内心的光明与和谐影响周围的环境。
  • 普劝:广泛劝导。
  • 修真:修炼真理,追求道德与智慧。
  • 恨身卑:遗憾自己地位低下,缺乏修养。
  • 勤苦学修持:努力学习与修身,强调勤奋的必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尹志平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元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那个时期人们普遍面临着生活压力和内心的迷茫,诗人通过此诗劝导人们修身养性、看破世俗,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劝世》以劝诫世人修身养性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迩来似觉精神涌”,这句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感悟,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新的觉醒。接着他通过“识破人间梦”来强调对世俗幻梦的超脱,表明诗人已经看透了生活的本质,远离了表面的繁华与虚幻。

“皆因恬淡乐清和”一句,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是修身养性的基石,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地与外界和谐共处。这种与物无私的态度,既是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诗中提到的“普劝修真众”,是一种呼吁,劝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莫待空无用”,则警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恨身卑,悔不当时,勤苦学修持”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直白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自我提升的崇高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迩来似觉精神涌:最近感觉到精神的涌动,暗示心灵的觉醒。
  2. 识破人间梦:看透世俗的幻象,明白生活的真谛。
  3. 皆因恬淡乐清和: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促成这一切的领悟。
  4. 与物无私,光照遍山河:与万物无私相处,内心的光明影响周围。
  5. 如今普劝修真众:现在劝导大家修身养性。
  6. 莫待空无用:不要等到一无所有时才后悔。
  7. 一朝归去恨身卑:一旦归去,遗憾自己的卑微。
  8. 悔不当时,勤苦学修持:后悔当时不曾努力修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幻,突出其虚无的特性。
  • 对仗:如“恬淡乐清和”与“莫待空无用”,强调内心与外界的关系。
  • 排比:通过多次“莫待”来增强警示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劝诫人们要看破世俗,追求真实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神:象征着内心的觉醒和生命的活力。
  • :代表虚幻、无常的世俗追求。
  • 恬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光照:象征真理与智慧的普照。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成了诗人的思考框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追求,彰显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恬淡”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繁华
    • B. 内心的宁静
    • C. 物质的满足
  2. “识破人间梦”中“梦”所代表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生活
    • B. 虚幻的事物
    • C. 美好的向往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修身养性
    • C. 冒险探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 by 王之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虞美人 劝世》《登高》:两首诗都涉及到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但《虞美人》更侧重于内心的修养与自我反思,而《登高》则强调外在环境对心境的影响。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对待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态度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自题《望云思亲图》 菩萨蛮五阕 其四 菩萨蛮 其六 菩萨蛮 其十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四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惊浪 釒字旁的字 逊畔 缩衄 桴鼓相应 斗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包含滑的成语 粉妆玉砌 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酸文假醋 包含词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轻镳 木架 满目凄凉 心字底的字 知之为知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