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16
宵吟蜡穗双双擘。桂影移帘额。
碧天雨洗露华凉。自起开帘庭院草生香。
盈盈脉脉看何限。妆镜堆云懒。
春前相忆玉阑知。惟有秋心还是絮蛩时。
夜晚吟唱时,烛光摇曳,蜡烛的穗儿在灯下交相辉映。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照在额头上。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露珠清凉。自己起身拉开窗帘,花园中的草香扑鼻而来。
那柔和的目光,似乎无尽无休。妆镜中云雾缭绕,显得懒散无力。
春天的回忆在玉栏上萦绕,唯有秋天的心情如同满天飞舞的蚊虫。
张祥河,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用典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虞美人 雨后月色倍皎》创作于清代,描绘了雨后月色的美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思考和怀念。诗中融合了情感与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情怀。
这首《虞美人 雨后月色倍皎》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呈现出雨后清新的月色景象。首句“宵吟蜡穗双双擘”将夜晚的宁静与烛光的摇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桂影移帘额”通过桂树影子的描绘,深化了月色的清澈与诗人的思绪,仿佛在意境中流转。
诗中“碧天雨洗露华凉”一句,通过“雨洗”与“露华”的对比,突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随着“盈盈脉脉看何限”的描写,诗人的目光由自然景象转向内心情感,表现了柔情与眷恋。
最后,诗歌用“惟有秋心还是絮蛩时”总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秋天的寂寞。这种情感的流转与景物的描绘交织在一起,令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清新,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感受的珍惜,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中“盈盈脉脉”指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柔情
C. 激动
“春前相忆玉阑知”中的“玉阑”象征什么?
A. 琴瑟
B. 美好的回忆
C. 自然景物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
C. 对冬天的描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