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6:40
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
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
渔逢半篙绿,烟雨涵幽情。
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
空余数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
宇宙曾几何,一笑吾诗成。
在清明节的时候,正是适合游玩的好时节,恰好与元巳年相重合。
虽然只有松叶酿成的酒,但又何必去追求杏花酿的甜蜜呢?
在渔舟上恰好遇到一片绿意,烟雨朦胧中蕴含着幽深的情感。
我缅怀兰亭的雅士,尽管高大的坟冢如今已平。
只剩下几行墨迹,日月交替不息。
不知那位狂放的李白,醉眼朦胧中骑着巨鲸。
宇宙间究竟有多少时间,我随意一笑,诗便完成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生于宋代,字子真,号雪渔,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名人的怀念,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的游玩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往事的追忆。开头的“清明乍佳游”直接引入时节,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元巳年相遇的缘分,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珍贵。接下来的“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松叶酒的清淡与杏花酒的甘甜形成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渔逢半篙绿,烟雨涵幽情”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渔舟景象,烟雨中的绿意仿佛蕴藏着深邃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柔情。诗人怀念兰亭人,说明他对历史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接下来的“空余数行墨,日月老送迎”则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思考,尽管留下的只是几行诗墨,日月交替仍在继续,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最后两句通过提到李白的狂放与宇宙的浩瀚,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李白的豪情让人想起诗歌的魅力,宇宙之大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系,使得诗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游玩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创作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亭人”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宁须杏花饧”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酒的爱好
“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中的“狂李白”指的是?
A. 一个普通人
B. 一位著名的诗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和三四弟韵》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方岳更倾向于自然的静谧和历史的沉思,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情绪,显示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